今年,為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就企業預繳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先后出臺了一個財政部稅務總局的聯合公告,一個稅務總局公告。按照以往慣例,后續的稅務總局公告基本上延續財政部稅務總局的聯合公告的精神,細化一些內容,但這次稅務總局公告則單獨進行新的規定,因此,需要將兩個公告對照學習。
一、最新規定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28號,簡稱“28號公告”)第一條“關于2021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問題”明確規定:
(一)企業10月份預繳申報第3季度(按季預繳)或9月份(按月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可以自主選擇就前三季度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對10月份預繳申報期未選擇享受優惠的,可以在2022年辦理2021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統一享受。
(二)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采取“真實發生、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由企業依據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支出,自行計算加計扣除金額,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享受稅收優惠,并根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的研發費用情況(前三季度)填寫《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與政策規定的其他資料一并留存備查。
二、既有規定
針對這一新政,首先需要看一下之前的規定:
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3號,簡稱“13號公告”)第二條明確規定:
企業預繳申報當年第3季度(按季預繳)或9月份(按月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可以自行選擇就當年上半年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采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辦理方式。
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自行計算加計扣除金額,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享受稅收優惠,并根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的研發費用情況(上半年)填寫《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與相關政策規定的其他資料一并留存備查。
企業辦理第3季度或9月份預繳申報時,未選擇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可在次年辦理匯算清繳時統一享受。
三、政策注意點
對照兩個政策,對于企業預繳所得稅時,選擇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必須重點關注異同點。
(一)相同點
1.預繳申報扣除時點相同。預繳選擇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均在10月份預繳申報第3季度(按季預繳)或9月份(按月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一年只能享受一次預繳扣除。
2.預繳未選擇享受的,可以在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統一享受。
3.自行計算扣除金額。
4.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和填寫《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
5.《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與政策規定的其他資料一并留存備查。
(二)不同點
1.適用時間不同。28號公告僅對2021年的預繳享受政策進行規定,即僅僅適用于2021年度。13號公告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如果企業在2021年按照28號規定進行了選擇,則實際就是2022年開始按照13號公告選擇,并且目前沒有執行期限限制。
2.加計費用的時段不同。2021年企業在10月份預繳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時按照前三個季度的研發費為計算基數。按照13號公告規定,其他年度內只能按照當年上半年研發費用為計算基數。
3.辦理方式表述有異。按照28號公告規定,采取“真實發生、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按照13號公告規定,采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辦理方式。兩者的區別是,28號公告增加了“真實發生”的要求,也就是必須依據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支出才能辦理。那么對于以后在執行13號公告時是否意味著不需要考慮“真實發生”呢?很顯然,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需要真實發生。研發費用的歸集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所以2021年10月份預繳享受時更突出了“真實發生”的要求。
綜上所述,2021年10月份企業選擇預繳加計扣除研發費時,可以按照前三個季度的研發費計算,并強調“真實發生”,不得隨意擴大計算范圍,并且就目前的規定,目前僅僅適用于2021年10月份的預繳申報。以后年度仍按照上半年的研發費進行預繳享受加計扣除。(來源:稅屋)
行測資料分析年均增長率的計算公式是: 由于涉及到開方,在實際計算過程中,考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計算出實際數值,因此往往會放棄這類題目的求解,但是年均增長中有一類題型,可以跳過年均增長率的具體計算過程,快速解題得到正確答案。 這類題型的特征是年均增長率相同,增長次數也相同,在計算末期值的時候,可以用 快速求解。 例1 問題:若從2019年起每年均按2013-2018年的平均增速增長,則2023年全國互聯網業務收入將達到: A.21620億元 B.27565億元 C.30147億元 D.318
貸款費率和利率的區別 定義不同 費率: 指的是繳納費用的比率。即用戶需要付出的資金成本,是按照期初的分期總金額乘以費率系數來計算的。 利率: 指一定期限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一般采取等額本金、等額本息兩種計息方式。常分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3種。 適用范圍不同 費率: 多用于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續費計算中。 利率: 多用于貸款中。 收取方式不同 費率: 始終按最初本金計費,所欠本金減少,利息不變,即每期產生費用相同。 利率: 按剩
雙倍余額遞減法例題及解析 A 公司外購設備原價為 100 萬元,預計使用年限 5 年,預計凈殘值為 0.4 萬元。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每年各月折舊額根據年折舊額除以 12 來計算。 第一年:100*(2/5)=40萬 折舊率:40/100=0.4 第二年:(100-40)*(2/5)=24 折舊率:24/60=0.4 第三年:(100-40-24)*(2/5)=14.4 折舊率:14.4/3
鋪底流動資金什么意思 鋪底流動資金的定義是指指項目投產后,為正常生產運營,用于購買原材料、 燃料、支付工資及其運營費用等所需的周轉資金。鋪底流動資金是指項目試運轉階段,用于購買原材料、燃 料、支付工資及其運營費等所需的周轉資金。前者是正常生產運營,而后者更強調試運轉階段,前者包括后者。資本金可以理解為建設方或者投資方等自己出資的資金,不包括貸款資金、籌集資金等。 鋪底流動資金和項目備案時的總投資一樣,是一個我國特有的投資概念。這些概念隨著我國投資體制改革
權益投資是什么意思 權益投資,也叫權益性投資,是指為獲取其他企業的權益或凈資產所進行的投資。如對其他企業的普通股股票投資、為獲取其他企業股權的聯營投資等,均屬權益性投資。企業進行這種投資是為取得對另一企業的控制權,或實現對另一個企業的重大影響,或為了其他目的。 權益性投資作為公司籌取資金的一類基本的金融工具,對于銀行來說,增加權益性投資可以增加銀行的資金容量。 權益性投資包括的主要內容 權益性投資主要包括:股票、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型基金。 那么,權益
企業個稅怎么網上申報操作流程? 申報流程如下: 第一步,進入個稅申報系統點擊人員信息采集 第二步,確定系統自動帶出新添的員工信息的正確性后點擊右下角下一步,報表填寫 第三步,填寫收入及減除。點擊填寫藍色字題 第四步,如需要填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采集,先填扣除表,在下載更新后,再進行稅款計算。 如果沒有專項扣除直接點擊確定 第五步,系統提醒自動導入工資向導,點擊確定 第六步,可以選擇復制上月信息,或者手動填寫工資數據 第七步,我這邊選擇手動修改,立即生成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