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殘保金,說實在的一開始我也感覺挺簡單的,不就是套公式嗎?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財務人員真是有這樣那樣的疑問。靜下心來,細細的研讀政策,覺得細節還真挺多,不試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跟我一起來學吧!學無止境,技不壓身!
1、政策規定
一、概念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簡稱殘保金,為保障殘疾人權益,由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繳納的資金。
二、計算公式
殘保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三、申報
殘保金的申報每個地方都有所不同,有按季度申報的,也有按年度申報的,比如山西按年申報,2021年第3季度申報2020年殘保金,截止期限至9月底。
四、繳納
殘保金按屬地原則交納,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稅務局負責征收。已安殘用人單位先向稅務登記地所在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進行申報審核后,再向稅務部門申報繳納殘保金;未安殘的用人單位直接向稅務部門申報繳納殘保金。
五、減免
(一)國家規定免除、減免殘保金有三種情形:
(1)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在職職工人數在30人(含)以下的企業,暫免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2)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實行分檔減繳政策。其中: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1%(含)以上但低于本省(區、市)規定比例的,三年內按應繳費額50%征收;1%以下的,三年內按應繳費額90%征收。
(3)用人單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可以申請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規定。
用人單位申請減免保障金的最高限額不得超過1年的保障金應繳額,申請緩繳保障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批準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的用人單位名單,應當每年公告一次。公告內容應當包括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減免或緩繳保障金的主要理由等。
(二)用人單位按照規定比例雇傭殘疾人,經過審核認定后可以減、免殘保金。
用人單位通過測算安置殘疾人增加的成本費用與享受稅收優惠金額,決定安置殘疾人就業人數。這樣既可以減免殘保金,同時還可以享受增值稅、土地使用稅、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有些地區還可以獲得安置殘疾人就業獎勵哦,可謂一舉多得!
六、取得票據
保障金征收機關征收保障金時,應當向用人單位開具省級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票據或稅收票證。
七、賬務處理
應繳納的殘疾人就
業保障金,應當計入“管理費用”科目;收到的獎勵,計入“其他收益/營業外收入”科目。
八、逾期繳納、拒不繳納后果
根據財稅[2015]72號文件《關于印發<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繳納保障金的,由負責征收的地稅機關提交用人單位駐地的市(州)或縣(市)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審核確認后予以警告,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還應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滯納金。
發改價格規[2019]2015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關于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總體方案》的通知:(十二)納入社會信用評價體系。對未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且拒繳、少繳殘保金的用人單位,將其失信行為記入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2、熱點問題
1、殘保金征收標準有上限嗎?
根據《財政部關于調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公告2019年第98號)第一條、第五條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標準上限,按照當地社會平均工資2倍執行。
即企業的在職職工年均工資超過所在地社平工資兩倍的按照兩倍計算,未超過兩倍的按照實際數額計算。
2、關于在職職工人數如何計算?兼職、實習生算季節性用工嗎,如何折算?勞務派遣人員屬于哪一方的在職職工?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有關政策及《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在職職工,是指用人單位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
月在職職工平均人數=(月初在職職工人數+月末在職職工人數)÷2
年在職職工人數=月在職職工平均人數之和÷12。
實習生、兼職人員如果和用人單位簽訂的是勞務合同則不屬于企業的在職職工;如果簽訂的是勞動合同,則屬于季節性用工,應折算為年平均用工人數。
季節性用工折算為年平均用工人數計算公式如下:年平均用工人數=季節性用工人數×(用工月數÷12)。
以勞務派遣方式接受殘疾人在本單位就業的,由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協商一致后,將殘疾人數計入其中一方的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和在職職工人數,不得重復計算。
3、殘保金計算公式中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安置殘疾人人數是否取整數?
用工年平均用工人數=用工人數×用工算術平均月數÷12個月(結果須四舍五入取整數)
上年度用人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是指本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實際人數,可以不滿1年,不滿1年的按月計算,可以不是整數。
4、用人單位滿足哪些條件才能將所安排的殘疾人員計入殘疾人就業人數?
根據財稅[2015]72號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將殘疾人錄用為在編人員或依法與就業年齡段內的殘疾人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且實際支付的工資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并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方可計入用人單位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5、殘疾人員工簽訂一年的勞動合同,一定要工作滿一年嗎?
可不滿一年。雇傭月份可累計計算,總數滿足須雇傭月份即可。
例:50人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1.5%,企業需要累計雇傭1個殘疾人,累計9個月=(50*1.5/100)*12/1可完全減免殘保金。
6、我單位10月份招用1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聽力殘疾1級)的職工,殘疾人就業人數怎么算?
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計算為:(3個月÷12個月)×2倍=0.5人。根據財稅〔2015〕72號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安排1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1至2級)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3級)人員就業滿1年的,按照安排2名殘疾人計算;用人單位成立未滿1年的,按照殘疾人職工實際就業月數(以為殘疾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為準)的2倍計算。
7、用人單位為殘疾人職工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能否計入所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
沒有購買社會保險的殘疾人職工不能計入所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
重要提醒:各地區政策有差異,具體執行以當地主管部門發布的政策為準。
8、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口徑如何確定?工資總額是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的貸方發生額還是借方發生額?
根據財稅〔2015〕72號第八條規定,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按用人單位上年在職職工工資總額除以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計算。
工資總額由六個部分組成: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國家統計局關于認真貫徹執行的通知》(統制字〔1990〕1號)第四條)
按照國稅函[2009]3號文件第一條規定: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和,不包括企業負擔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9、不小心忘記繳納殘保金?該怎么辦?
(1)符合免繳優惠政策的用人單位
雖然在免交的范圍內,按照規定還是需要在每年申繳期向稅務部門申報。如果沒有按時申報,就需要跟稅務部門說明未申報的原因,得到認可的,也是可以免交的。
(2)需要繳納殘保金的企業
疏忽忘繳納,發現后應主動到稅務部門說明相關情況,進行補繳。避免催繳和警告出現。
(3)收到限期補繳通知的企業
一定要在規定的補繳期限內繳納。按照規定,單位沒有交殘保金,財政部門將責令交納,并予以警告。在規定的補繳期限內補繳的,一般是不需要加收滯納金。警告通知之后仍不繳納的企業,稅務部門就會在補繳期后按日加收千分之五的滯納金,滯納金是從欠繳之日開始算起的(一般以公告殘保金繳納時間為準)。
10、我公司是15年成立的30人以下小微企業,能否免收殘保金?是否需要申報?
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完善殘疾人就業保證金制度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總體方案》(發改價格規〔2019〕2015號),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對在職職工人數30人(含)以下的企業,暫免征收殘保金。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暫免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企業還需要申報。通過電子稅務局申報時,企業在“上年在職職工人數”欄錄入人數,系統自動判斷“本期應補(退)費額”為0,直接保存申報即可,不需繳納費款。
提醒:享受本條優惠的必須是企業哦,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等非企業是不能享受的。
11、殘保金申報表今年如何填寫?
“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在職職工人數"手動填寫,"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由殘聯提供。
12、實際安排就業殘疾人人數是自己填報嗎?
是指已經通過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核定的人數(如果企業安置了殘疾人但是沒有申報審核,在計算繳納殘保金的時候是按照未安置殘疾人就業來計算的。(來源:稅屋)
行測資料分析年均增長率的計算公式是: 由于涉及到開方,在實際計算過程中,考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計算出實際數值,因此往往會放棄這類題目的求解,但是年均增長中有一類題型,可以跳過年均增長率的具體計算過程,快速解題得到正確答案。 這類題型的特征是年均增長率相同,增長次數也相同,在計算末期值的時候,可以用 快速求解。 例1 問題:若從2019年起每年均按2013-2018年的平均增速增長,則2023年全國互聯網業務收入將達到: A.21620億元 B.27565億元 C.30147億元 D.318
貸款費率和利率的區別 定義不同 費率: 指的是繳納費用的比率。即用戶需要付出的資金成本,是按照期初的分期總金額乘以費率系數來計算的。 利率: 指一定期限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一般采取等額本金、等額本息兩種計息方式。常分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3種。 適用范圍不同 費率: 多用于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續費計算中。 利率: 多用于貸款中。 收取方式不同 費率: 始終按最初本金計費,所欠本金減少,利息不變,即每期產生費用相同。 利率: 按剩
雙倍余額遞減法例題及解析 A 公司外購設備原價為 100 萬元,預計使用年限 5 年,預計凈殘值為 0.4 萬元。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每年各月折舊額根據年折舊額除以 12 來計算。 第一年:100*(2/5)=40萬 折舊率:40/100=0.4 第二年:(100-40)*(2/5)=24 折舊率:24/60=0.4 第三年:(100-40-24)*(2/5)=14.4 折舊率:14.4/3
鋪底流動資金什么意思 鋪底流動資金的定義是指指項目投產后,為正常生產運營,用于購買原材料、 燃料、支付工資及其運營費用等所需的周轉資金。鋪底流動資金是指項目試運轉階段,用于購買原材料、燃 料、支付工資及其運營費等所需的周轉資金。前者是正常生產運營,而后者更強調試運轉階段,前者包括后者。資本金可以理解為建設方或者投資方等自己出資的資金,不包括貸款資金、籌集資金等。 鋪底流動資金和項目備案時的總投資一樣,是一個我國特有的投資概念。這些概念隨著我國投資體制改革
權益投資是什么意思 權益投資,也叫權益性投資,是指為獲取其他企業的權益或凈資產所進行的投資。如對其他企業的普通股股票投資、為獲取其他企業股權的聯營投資等,均屬權益性投資。企業進行這種投資是為取得對另一企業的控制權,或實現對另一個企業的重大影響,或為了其他目的。 權益性投資作為公司籌取資金的一類基本的金融工具,對于銀行來說,增加權益性投資可以增加銀行的資金容量。 權益性投資包括的主要內容 權益性投資主要包括:股票、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型基金。 那么,權益
企業個稅怎么網上申報操作流程? 申報流程如下: 第一步,進入個稅申報系統點擊人員信息采集 第二步,確定系統自動帶出新添的員工信息的正確性后點擊右下角下一步,報表填寫 第三步,填寫收入及減除。點擊填寫藍色字題 第四步,如需要填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采集,先填扣除表,在下載更新后,再進行稅款計算。 如果沒有專項扣除直接點擊確定 第五步,系統提醒自動導入工資向導,點擊確定 第六步,可以選擇復制上月信息,或者手動填寫工資數據 第七步,我這邊選擇手動修改,立即生成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