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有關于建筑公司代理記賬所需提供材料,其主要包括以下這些:
1、公司全月的賬本,包括總賬、明細賬、記賬憑證等(成立多年的老公司);
2、公司營業執照、納稅識別號、國地稅編碼、密碼;
3、建筑公司員工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工資等信息;
4、股東投資款單——銀行單據(新成立的公司);
5、銀行回單(包括支票頭、銀行進賬單、電匯單等);
6、銀行對賬單(每月初5號左右打印上月銀行對賬單);
7、費用發票(包括房租、水電管理費、交通費、通訊費、住宿餐飲費等);
8、固定資產發票(包括電腦、打印機、辦公家具、汽車及單價超過2000元以上的辦公用品);
9、取得的購進商品成本發票(需在右上角注明是用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等結算方式);
10、自己開出的銷售發票(需在右上角注明是用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等結算方式);
11、代理記賬公司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以上是對建筑公司尋求代理記賬服務需要提供的材料介紹。對于想要選擇代理記賬機構進行財務委托的建筑公司而言,有必要對此進行具體了解、把握!
附:建筑公司代理記賬注意事項
這些事項主要包括:
1、要注意選擇正規代理記賬公司進行財務委托,這就要求建筑公司選擇的代理記賬公司必須具備“營業執照”和“代理記賬許可證”;
2、要了解代理記賬公司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可通過詢問會計人員專業問題以及要求其提供從業資質來了解;
3、要注意與代理記賬公司簽署正式服務委托協議,協議中對雙方權責及義務進行明確,以免出現不必要的糾紛;
4、要注意與代理記賬會計保持密切溝通和聯系,雖然代理記賬使企業賬務處理省心、省力,但企業也絕不能做“甩手掌柜”;
5、要實時跟進企業賬務處理狀況,遇到問題,要注意與代理記賬會計積極配合,爭取妥善處理各類財稅難題;
6、最好對代理記賬公司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其辦公環境、硬軟件設施配備、會計團隊規模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以對代理記賬公司實力作具體了解。
機動車、船舶、航空器等交通運輸工具能否設定動質權? 機動車、船舶、航空器等交通運輸工具等能夠設定抵押權,此類特殊的動產能否設定質權,值得研究。《民法典》將此財產界定為動產,而根據《民法典》第四百二十六條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轉讓的動產不得出質。”因此,除禁止轉讓的動產不得成質押財產外,沒有其他的限制,從文義上解釋,這類交通運輸工具應當能夠成為質押財產。法律將機動車、船舶、航空器等交通運輸工具作為抵押權的標的物,其目的在于避免因移轉標的物占有而影響其
貨幣能否成為質押財產? 貨幣屬于一種特殊的動產,其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與流通性,因此,占有貨幣就取得了貨幣的所有權,喪失占有就喪失了所有權。正是由于貨幣適用“占有即所有”的規則,而動產質權的設定僅僅是轉移標的物的占有并不導致質押財產所有權的改變,因此原則上貨幣不能作為質押財產。但在特定情況下,如果該貨幣被特定化,可以與其他的貨幣作出區分,則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可以成為質押的標的物。
動產質權有以下基本特征: 1、動產質權是以他人的動產為標的物設定的擔保物權 動產質權的標的物為屬于他人即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所有的動產,但是并非一切動產均可以成為質權的標的物,作為質押標的物的動產必須符合以下幾項條件: (1)該動產須為特定物; (2)該動產須為獨立物; (3)該動產必須是法律上允許流通或者允許 讓與的動產,根據《民法典》第四百二十六條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轉讓的動產不得出質。因此,如果當事人以法律、法規限制流通的動產財產設定質權的,該設定行為無
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又稱會計恒等式、會計方程式或會計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會計要素之間基本關系的等式。 會計等式的表現形式 1.財務狀況等式 任何企業要進行經濟活動,都必須擁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企業資產最初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由企業所有者投入;二是由企業向債權人借入。所有者和債權人將其擁有的資產提供給企業使用,就應該相應地對企業的資產享有一種要求權,這種對資產的要求權在會計上稱為“權益”。 資產與權益是同一事
損益類賬戶包含的會計科目有哪些?損益類科目主要包括收入類科目和費用類科目:1、收入類科目 反映收入的科目主要有:“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等。 這些科目核算的對象就是企業的收入,可以說不管什么收入,都需要通過這些科目進行核算。2、費用類科目 反映費用的會計科目有:“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三費類科目等。 這里的成本自然就是和收入一一相對應。除此之外
損益類賬戶的期末余額一般在哪方?損益類賬戶期末無余額。 損益類賬戶當期的發生額,一般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中去。損益類賬戶期末結轉后無余額。 損益類賬戶主要就是用來核算,企業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也就是說損益類賬戶只是起到統計的作用,也是會計分期的產物。 從損益類賬戶的性質來看,這些科目存在的目地就是為了記錄企業當期的經營成果。企業結束一個會計分期后,這些科目的使命自然也就需要結束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科目的余額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理由了。當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