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機構有關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享受主體】
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機構
【優惠內容】
對于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機構提取的以下準備金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1.按照不超過當年年末擔保責任余額 1%的比例計提的擔保賠償準備,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同時將上年度計提的擔保賠償準備余額轉為當期收入。
2.按照不超過當年擔保費收入 50%的比例計提的未到期責任準備,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同時將上年度計提的未到期責任準備余額轉為當期收入。
【享受條件】
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機構,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符合《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銀監會等七部委令 2010 年第 3 號)相關規定,并具有融資性擔保機構監管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
2.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當年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和再擔保業務發生額占當年信用擔保業務發生總額的70%以上(上述收入不包括信用評級、咨詢、培訓等收入)。
3.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的平均年擔保費率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 50%。
4.財政、稅務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政策依據】
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機構有關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22 號)
2.《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延長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的公告》(2021 年第 6 號)第四條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辦理2022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3號)第二條規定,納稅人在2022年已依法預繳個人所得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無需辦理匯算: (一)匯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 (二)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三)已預繳稅額與匯算應納稅額一致的; (四)符合匯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以最新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定為準。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政策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1號),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免征增值稅的銷售額等項目應當填寫在《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小微企業免稅銷售額”或者“未達起征點銷售額”相關欄次,如果沒有其他免稅項目,則無需填報《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的銷售額應當填寫在《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小規模
小規模納稅人本季度有一筆暫未開具發票的應稅收入,在電子稅務局申報當期增值稅時,第一步需要填寫“開票信息/銷售額”,請問該筆未開票收入應填寫在哪里? 答:小規模納稅人在電子稅務局申報增值稅,若當期出現未開票應稅收入,填寫“開票信息/銷售額”信息時將對應不含稅銷售額填寫在“開具其他發票及未開票銷售額”欄次即可。
我是個體工商戶,屬于按季申報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2023年1月5日,自行開具了1張征收率為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提供給下游客戶用于抵扣進項稅額,尚未申報納稅。請問對于這筆銷售收入,如果我要享受減按1%征收增值稅政策,是否必須追回已開具的征收率為3%的專用發票? 答:《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號)第二條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
差額征稅的小規模納稅人,享受小微企業增值稅優惠時,以差額前還是差額后的銷售額確定?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政策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1號)規定,二、適用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的小規模納稅人,以差額后的銷售額確定是否可以享受1號公告第一條規定的免征增值稅政策。 《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中的“免稅銷售額”相關欄次,填寫差額后的銷售額。
2023年適用3%征收率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政策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如何用含稅銷售額換算銷售額?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二手車經銷等若干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2020年第9號)第一條規定,納稅人減按0.5%征收率征收增值稅,并按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0.5%) 本公告發布后出臺新的增值稅征收率變動政策,比照上述公式原理計算銷售額。 根據上述規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政策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2023年第1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