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質代辦 >

    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

      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

      1、依據《關于公布現行有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章目錄的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第893號)繼續有效 2、2015年5月4日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修改<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等部門規章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24號)修改

      《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已于2004年2月24日經第29次部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長 汪光燾

      二〇〇四年三月十九日

      為了加快推進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規范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活動,加強市場監管,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促進市政公用事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是指政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選擇市政公用事業投資者或者經營者,明確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圍內經營某項市政公用事業產品或者提供某項服務的制度。

      城市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行業,依法實施特許經營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實施特許經營的項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法定形式和程序確定。

      第四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活動的指導和監督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活動的指導和監督工作。

      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業主管部門依據人民政府的授權(以下簡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的具體實施。

      第五條 實施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優先的原則。

      第六條 實施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應當堅持合理布局,有效配置資源的原則,鼓勵跨行政區域的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共享。

      跨行政區域的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特許經營,應當本著有關各方平等協商的原則,共同加強監管。

      第七條 參與特許經營權競標者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注冊的企業法人;

      (二)有相應的設施、設備;

      (三)有良好的銀行資信、財務狀況及相應的償債能力;

      (四)有相應的從業經歷和良好的業績;

      (五)有相應數量的技術、財務、經營等關鍵崗位人員;

      (六)有切實可行的經營方案;

      (七)地方性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八條 主管部門應當依照下列程序選擇投資者或者經營者:

      (一)提出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項目,報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開發布招標條件,受理投標;

      (二)根據招標條件,對特許經營權的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和方案預審,推薦出符合條件的投標候選人;

      (三)組織評審委員會依法進行評審,并經過質詢和公開答辯,擇優選擇特許經營權授予對象;

      (四)向社會公示中標結果,公示時間不少于20天;

      (五)公示期滿,對中標者沒有異議的,經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批準,與中標者(以下簡稱“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簽訂特許經營協議。

      第九條 特許經營協議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許經營內容、區域、范圍及有效期限;

      (二)產品和服務標準;

      (三)價格和收費的確定方法、標準以及調整程序;

      (四)設施的權屬與處置;

      (五)設施維護和更新改造;

      (六)安全管理;

      (七)履約擔保;

      (八)特許經營權的終止和變更;

      (九)違約責任;

      (十)爭議解決方式;

      (十一)雙方認為應該約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 主管部門應當履行下列責任:

      (一)協助相關部門核算和監控企業成本,提出價格調整意見;

      (二)監督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履行法定義務和協議書規定的義務;

      (三)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的經營計劃實施情況、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以及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監督;

      (四)受理公眾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的投訴;

      (五)向政府提交年度特許經營監督檢查報告;

      (六)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緊急情況下,臨時接管特許經營項目;

      (七)協議約定的其他責任。

      第十一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應當履行下列責任:

      (一)科學合理地制定企業年度生產、供應計劃;

      (二)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和行業安全生產標準規范,組織企業安全生產;

      (三)履行經營協議,為社會提供足量的、符合標準的產品和服務;

      (四)接受主管部門對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

      (五)按規定的時間將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經營計劃、年度報告、董事會決議等報主管部門備案;

      (六)加強對生產設施、設備的運行維護和更新改造,確保設施完好;

      (七)協議約定的其他責任。

      第十二條 特許經營期限應當根據行業特點、規模、經營方式等因素確定,最長不得超過30年。

      第十三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承擔政府公益性指令任務造成經濟損失的,政府應當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十四條 在協議有效期限內,若協議的內容確需變更的,協議雙方應當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簽訂補充協議。

      第十五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確需變更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應當提前書面告知主管部門,并經其同意。

      第十六條 特許經營期限屆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組織招標,選擇特許經營者。

      第十七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在協議有效期內單方提出解除協議的,應當提前提出申請,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申請的3個月內作出答復。在主管部門同意解除協議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必須保證正常的經營與服務。

      第十八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在特許經營期間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終止特許經營協議,取消其特許經營權,并可以實施臨時接管:

      (一)擅自轉讓、出租特許經營權的;

      (二)擅自將所經營的財產進行處置或者抵押的;

      (三)因管理不善,發生重大質量、生產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業、歇業,嚴重影響到社會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五)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九條 特許經營權發生變更或者終止時,主管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市政公用產品供應和服務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第二十條 主管部門應當在特許經營協議簽訂后30日內,將協議報上一級市政公用事業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一條 在項目運營的過程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經營情況進行中期評估。

      評估周期一般不得低于兩年,特殊情況下可以實施年度評估。

      第二十二條 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原則和程序,審定和監管市政公用事業產品和服務價格。

      第二十三條 未經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不得擅自停業、歇業。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擅自停業、歇業的,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或者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履行義務。

      第二十四條 主管部門實施監督檢查,不得妨礙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十五條 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特許經營項目的臨時接管應急預案。

      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取消特許經營權并實施臨時接管的,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并召開聽證會。

      第二十六條社會公眾對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享有知情權、建議權。

      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社會公眾參與機制,保障公眾能夠對實施特許經營情況進行監督。

      第二十七條 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直轄市市政公用事業主管部門實施特許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市、縣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業主管部門實施特許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實施特許經營中的違法行為。

      第二十八條 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主管部門應當取消其特許經營權,并向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報告,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通過媒體等形式向社會公開披露。被取消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在三年內不得參與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競標。

      第二十九條 主管部門或者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違反協議的,由過錯方承擔違約責任,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條 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對其授權的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負主要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

      (二)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競標者授予特許經營權的;

      (三)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擴展閱讀

    • 發布部門 全國人大常委會 類別 勞動合同;營商環境優化 發布日期 2012.12.28 效力級別 法律 實施日期 2013.07.01 發文字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3號 時效性 現行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

    • 發布部門 全國人大常委會 類別 著作權法規 發布日期 2020.11.11 效力級別 法律 實施日期 2021.06.01 發文字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2號 時效性 現行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

    • 發布部門 全國人大常委會 類別 廣告管理 發布日期 2021.04.29 效力級別 法律 實施日期 2021.04.29 發文字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1號 時效性 現行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

    • 差旅費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差旅費津貼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于納稅人本人&ldquo;工資、薪金所得&rdquo;項目的收入,不征稅。  依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  現將我們制定的《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本規定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  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下簡

    • 電子普通發票如何領用?  納稅人在發票票種核定的范圍(發票的種類、領用數量、開票限額)內領用發票。  辦理材料:  1.經辦人身份證件原件1份(查驗后退回)  有以下情形的,還應提供相應材料:  1.領用增值稅紙質專用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增值稅紙質普通發票、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和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 金稅盤(稅控盤)、報稅盤、稅務UKey  通過網上領用可不攜帶相關設備  2.領用稅控收款機發票:稅控收款機用戶卡  辦理地點:1.可通過辦稅服務廳(場所)、電

    • 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要蓋章嗎?  紅字信息表不需要蓋章。  依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紅字增值稅發票開具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7號)  為進一步規范納稅人開具增值稅發票管理,現將紅字發票開具有關問題公告如下:  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簡稱&ldquo;專用發票&rdquo;)后,發生銷貨退回、開票有誤、應稅服務中止等情形但不符合發票作廢條件,或者因銷貨部分退回及發生銷售折讓,需要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的,按以下方法處理:  (一)購買方取得專用發

    ?
    建筑資質代辦 | 設計資質等級標準 | 高新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 西安進出口權代辦 | 經營范圍規范表述查詢系統 | 西安注銷公司 | 咸陽注冊公司 | 太原公司注冊 | 太原公司注銷 | 入駐天貓 | 個體工商戶網上年檢 | 廣東智慧團建 | 營業執照怎么年審 | 西安建筑資質代辦公司哪家好 | 西安建筑資質代理公司 | 陜西建筑資質代理機構 | 建筑資質升級 | 建筑資質延期 | 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 | 安全生產許可證代辦 | 超星學習通登錄及使用指南 | 分公司注冊 | 重慶建筑資質代辦 | 成都建筑資質代辦 | 廣東建筑資質代辦 | 廣州建筑資質代辦 | 深圳建筑資質代辦 | 河北建筑資質代辦 | 浙江建筑資質代辦 | 福建建筑資質代辦 | 代辦資質延期 | 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 | 溫州建筑資質辦理 工商網企業信息查詢系統 建筑資質辦理中介 設計資質升級 安全生產許可證辦理 | 成都建筑資質轉讓 貴陽建筑資質轉讓 拉薩建筑資質轉讓 昆明建筑資質轉讓 廈門建筑資質轉讓 銀川建筑資質轉讓 | 合肥建筑資質轉讓 南京建筑資質轉讓 海口建筑資質轉讓 鄭州建筑資質轉讓 太原建筑資質轉讓 蘭州建筑資質轉讓 杭州建筑資質轉讓 園林設計資質轉讓 南京建筑資質轉讓 濟南建筑資質轉讓 天津建筑資質轉讓 深圳建筑資質轉讓 江蘇建筑資質轉讓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管理規定細則 |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免費網課平臺入口 | 出口退稅代理 正能量句子勵志短句子 四川省建設廳入川備消防設施工程設計資特級資質建筑企業標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公示系統
    '); })();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