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秦創原戰略研究院揭牌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曉,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出席活動并揭牌。省政府副秘書長劉凱,省科技廳廳長孫科、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楊仁華,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西安市科技局局長李志軍、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管委會主任陳默、西安交大副校長席光,西安交大社科處、公管學院以及陜西省23個軟科學研究基地負責同志出席揭牌儀式。省科技廳廳長孫科主持揭牌儀式。
秦創原戰略研究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并聯合有關高水平高校及研究機構共同籌建,聚焦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和陜西高質量發展等重大理論及實踐課題,匯聚相關領域領軍人才,開展戰略規劃、課題研究、政策制定等服務,著力打造開放式、專業化、高水平科技智庫,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供決策支撐和智力支持。研究院下設科技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創新人才發展研究中心、科技治理與創新政策研究中心、產學研協同政策研究中心、科技戰略信息研究中心和若干開放式研究中心。
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發布首批秦創原“揭榜掛帥”軟科學研究課題榜單。首批10個課題聚焦服務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和陜西高質量發展重大需求和突出問題,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解決方案,吸引集聚創新治理、科技政策、體制改革、科技人才、產業發展等領域的領軍人才和優秀團隊,以任務型、針對性、前瞻性為導向開展戰略咨詢研究,力爭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有關“揭榜掛帥”詳細申報信息和程序,將會在省科技廳門戶網站、學校社科處網站進行公布。
揭牌儀式上,省軟科學研究基地和軟科學研究專家代表進行了發言。
王曉一行還先后來到位于秦創原總窗口的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統聯合實驗室、陜西建工—西安交大未來城市建設與管理創新聯合研究中心、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與科研人員、企業負責人等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科技研發、人才培育、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等工作情況,勉勵他們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在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新征程上更好發展事業、發揮作用。
秦創原:打造陜西創新驅動發展總平臺
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同比增長32.30%、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同比增長38.67%、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33.23%……陜西創新發展亮點紛呈,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成效明顯。自2021年3月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以來,陜西舉全省之力圍繞加快把創新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試驗。
深化改革,為創新者撐腰。
2021年,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教師李占科邁出了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一大步。2021年9月,李占科團隊的消防特種無人機項目正式轉化并落地西咸新區秦創原總窗口。
陜西創新優勢明顯,但是科技存量資源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薄弱及轉化體制機制不暢的問題仍然存在。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中,陜西首先從“人才”和“機制”兩方面破題。
以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為試點,陜西開展了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改革,著力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障礙。
“成果轉化中,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我們團隊以專利作價600萬元入股,負責公司的運營和發展。同時,學校在持股比例、職稱評定等方面對我們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進行了政策傾斜。”李占科介紹。2021年,西北工業大學組建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數量同比增長75%。
2021年6月7日,陜西首批揭榜掛帥課題榜單發布,面向全國公開征集解決方案和承擔單位。“發榜者”即技術需求方為陜西7家創新型領軍企業。
這標志著陜西深化科研項目管理改革邁出新的步伐。“推進創新攻關揭榜掛帥體制機制改革”被明確寫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陜西試行科研項目領銜專家制、“揭榜掛帥”、“賽馬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構建企業行業技術創新平臺,賦予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截至目前,陜西已發布四批揭榜掛帥項目榜單,涉及20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多所高校、科研單位參與其中。
改革探索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駕護航”。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伊始,陜西發布“政策包”,涵蓋了科技人才、成果轉化、企業創新、科研平臺、服務體系等5大類共70條措施。隨著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加快,全省各市、創新主體、平臺園區制定了相應的協同推進政策,形成了多層次、多維度、全社會協同的“1+N”政策體系。
“兩鏈”融合 科技和產業共舞。
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政策和資源加持下,西安賽隆實現了快速發展:企業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電子束3D打印設備和國內唯一的3D打印金屬粉末制備裝置,國內市場占有率均達到90%以上;高品質金屬粉末粉床電子束3D打印技術與裝備產業化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帶動陜西3D打印設備與產品開發再上新臺階。
西安賽隆是陜西增材制造產業鏈的龍頭企業之一。2021年,陜西明確了包括增材制造產業鏈在內的23條重點產業鏈。針對科技資源富集而產業發展不強的現實,陜西把推動“兩鏈”深度融合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重中之重。
隨著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啟動,“兩鏈”融合科技行動在全省展開。2021年,陜西承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40余項,并首次與科技部聯合組織實施2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部省聯動專項。省科技廳梳理凝練了29個重點領域2662項關鍵核心技術需求,部署實施8個科技重大專項和272個重點產業鏈創新項目。
圍繞促進“兩鏈”深度融合的新型研發平臺的探索也在進行。
2021年3月30日,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會上,陜西啟動了先進稀有金屬材料、光子產業、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檔數控機床等首批4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設工作,賦予他們在共性技術研發、行業開放共享、企業孵化培育、人才引進培養、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開展探索試驗。
其中,先進稀有金屬材料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的牽頭單位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被省委、省政府定位為“新型科研機構”,成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示范點。截至目前,該院已成功孵化39個公司,其中有3個上市公司和4個新三板掛牌公司,實現了高質量的“兩鏈”融合發展。
協同聯動,釋放創新潛能。
2021年初,西安交通大學李洋教授帶著一項名為“非糧生物質一體化制氫及儲氫”的項目先后對接了多家單位,希望得到支持,開展中試生產,均未能如愿。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后,該項目得到春種基金青睞;在秦創原路演平臺展示時,該項目又獲得另外一家機構跟投,最終得到了兩家機構的聯投。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以來,科技成果在陜西快速就地轉化,科技型企業培育孵化提質增效。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離不開創新資源的協同聯動。
路演平臺就是讓創新資源充分對接的一個嘗試。按照“秦創驛站”“每周發布”和“月度專場”三種形式,陜西打造了“三級跳臺”式的常態化路演平臺。截至目前,全省舉辦各類路演活動130多場,推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000余項,輔導路演680余項,300余家投資機構參與,130多個項目和團隊完成融資,規模超13億元。
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協同聯動不斷深入,一批產業創新平臺加快建設。截至目前,陜西建設19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0余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84個“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研發平臺。
秦創原總窗口的服務能力不斷向各地輻射:寶雞市以“一把手帶頭進高校,院士寶雞行、企業老總院校行、專家企業行”活動創新校地合作模式;商洛市探索“飛地創新、離岸孵化、回遷發展”模式,在秦創原總窗口布局建設約4萬平方米的空間載體;銅川市設立2億元的高新科技成果創業投資基金,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掛牌成立的銅川創新谷投入運行……(原文地址:http://xakj.xa.gov.cn/kjdt/qcy/62465361f8fd1c0bdc8ada30.html)
一、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
不含稅金額計算公式如下:不含稅價=含稅價÷(1+適用稅率)。此外,銷項稅額=不含稅價*適用稅率;含稅價=不含稅價+銷項稅額。不含稅價是不包含稅金的計稅價格。如果商品價格為含稅價,要換算為不含稅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為不含稅價,因為增值稅額單獨列出一般情況下,零售、銷售給小規模、個體納稅人、一并收入的價外款、貨物包裝押金都是含稅價格。 與不含稅價不同的是,含稅價是包含稅金在內的計稅價格,價格由成本、利潤和稅金組成,稅金內含于價格之中;實行價內稅時,商品交易價格即為
速動比率的計算公式為: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其中: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 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項等,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變現。而流動資產中存貨、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及其他流動資產等則不應計入其中。
材料采購成本,是企業從外部購入原材料等所實際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購入材料支付的買價和采購費用,具體包括: 1、買價(即供貨單位開具的發票所填制的價款); 2、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 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4、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生的工資支出和必要的損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 5、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其他費用。 加強材料采購成本的管理和內部控制,完善材料采購管理制度,使材料采購成本總體下降,有利于企業提
餐飲業是受眾人群大的行業,內部會計人員涉及到的會計做賬分錄等是會計人的主要工作內容。 餐飲業成本的核算方法一般是按廚房實際領用的原材料計算已售出產品耗用的原材料成本,核算期一般每月計算一次,具體計算方法為: 1、如果廚房領用的原材料當月用完而無剩余,領用的原材料金額就是當月產品的成本 2、如果有余料,在計算成本時應進行盤點并從領用的原材料中減去,求出當月實際耗用原材料的成本,即采用“以存計耗”倒求成本的方法計算公式是 本月耗用原材料成本=廚房
一、個稅年度匯算清繳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根據目前的相關規定,以下兩種情況的納稅人需要進行個稅年度匯算清繳(滿足其中一條即需要進行個稅年度匯算清) 1.2020年度已預交稅額大于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納稅人 2.2020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徐亞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哪些人不需要辦理? 1.年度匯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 2.年度匯算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者不申請退稅的。二、如何使用個稅APP辦理退稅? 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