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專利有什么要求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是好事,但是需要注意的內容有很多,比如今天講的關于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專利的要求。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那什么是重要內容呢?申報過的企業知道,專利是重中之重。至于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需要多少個專利,說法不一。高新技術企業專利總結有兩種說法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專利有幾種

      第一種: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

      第二種:15-18個專利

      第一種

      第一種: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只要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

      這個說法是有明確的依據的。即高新技術企業評審標準中,主觀量化考核指標中相關規定。即我們常說的打分系統中,總分100分,其中知識產權部分為30分。

      而知識產權部分的評分由知識產權類型、數量、先進性、與主營產品關聯性、獲取方式等幾個方面組成。其中知識產權數量里的量化標準為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專利可以獲得知識產權數量方面的滿分(8分)。

      這里是高企審核制度中對知識產權數量最明確的量化要求。以此為評判標準,可以得出,高企申報只要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

      第二種

      第二種: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需要15-18個專利

      這種說法不完整。完整的說法應該是以企業成立年限計算,成立3年以上的企業需要擁有15-18個專利,而成立3年以內的企業擁有的專利數應該是企業成立的自然年的年度數*5。

      也就是說若企業成立2年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企業需要擁有不低于10個專利,若企業成立1個年度,則需要不低于5個專利。

    二、科技成果轉化得分

      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的主觀量化考核指標中,總分100份,知識產權部分占30份,科技成果轉化占30分,研發組織管理水平占20分,成長性指標占20分。

      除知識產權部分,科技成果轉化占比也是30分,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科技成果轉化的細化得分標準如下:

      平均年成果轉化5項及以上得分為 25-30分

      平均年成果轉化4項及以上得分為 19-24分

      平均年成果轉化3項及以上得分為 13-18分

      平均年成果轉化2項及以上得分為 7-12分

      平均年成果轉化1項及以上得分為1-6分

      平均年成果轉化0項及以上得分為 0分

      由此可以看出,平均年轉化不低于5個科技成果,則能得到最高檔分。

    三、科技成果轉化是什么

      其實是一個流程,可以用下面的分段進程來表示:企業開展科研立項—科研立項得到科研結果—科研結果用于產品的生產—新產品品質提高帶動了銷售的增加。

      上面的流程,其實是高企審核的核心,不僅僅關系到了量化打分。更關乎到了研發費的審計和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的審計,這一點后面再說。

      先說其中跟專利有隱含關系的一點,那就是科研成果。

      科技成果的證明方式

      1、一句話概括科研工作結束后得到的技術點也就是所謂的技術訣竅

      2、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軟著,申請知識產權自然就包含了技術點)

      這兩者的區別在于:專利證書是科研成果在技術指標和認可度上的最佳證明,根正苗紅。而技術訣竅,雖然包含了技術點,但隱含了意思就很簡單,這雖然是一個技術點,但是還沒達到申請專利的級別。

      在目前國內相對寬松的專利審核制度下,如果連實用新型專利都無法申請的技術點,其技術含量和被認可的程度可想而知。評審專家自然也清楚這一點。所以,在沒有專利證明下的科技成果更容易被否。為了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被認可度,科技成果轉化的核心部分:科技成果的證明材料用專利證書而不是所謂的技術訣竅,顯得更為有利。而高企一般情況下審核的是企業前三年的材料。

      由此計算:每年不低于5個科技成果轉化,即15-18個專利,相對是保險的。

      所以,如果從知識產權得分的細則深入研究會發現,專利的數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根據企業所屬領域并不一定都要一味追求發明專利,特別是對于配方類的發明專利其技術含量未必比實用新型高,只是因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請發明專利罷了。

    四、知識產權部分

      知識產權打分由知識產權類型、數量、先進性、與主營產品關聯性、獲取方式等幾個方面組成。具體標準為:

      知識產權類型及數量(8分):發明專利稱為1類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稱為2類知識產權。1項及以上1類知識產權得分7-8分,5項及以上2類知識產權得分為5-6分,3-4項2類知識產權得分3-4分,1-2項2類知識產權得分1-2分,0項知識產權得0分。由此可見,無論多少實用新型,在這方面都無法得到滿分。

      技術先進程度(8分):先進度高7-8分 較高5-6分,一般3-4分,較低1-2分,無先進性0分。在此項標準中,發明專利占有明顯優勢。但卻是存在一些技術性比較高的專利,因為其本身的技術特性只能申請實用新型。所以不可以絕對性認為發明專利一定更先進。相反,在實用新型專利數量足夠多的情況下,出現先進程度高的專利的概率更大。

      關聯性(8分):即知識產權在產品上發揮的作用。關聯性強7-8分,較強5-6分,一般3-4分,較弱1-2分,無關聯性0分。在此處,發明專利并不占有優勢。相反,實用新型專利數量越多,其跟主營產品的關聯性會越大。

      知識產權獲得方式(6分):自主研發:3-6分,受讓受贈或并購:1-3分。這里跟知識產權的種類和數量無關。

      所以,如果從知識產權得分的細則深入研究會發現,專利的數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并一定要一味追求發明專利。特別是對于配方類的發明專利其技術含量未必比實用新型高,只是因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請發明專利罷了。

    五、研發費用部分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而言,合理的研發費用占比越高,通過率越高。而研發費用的歸集在于研發本身,而專利作為研發成果是研發工作開展的最有力證明。研發成果越多,與之相對應的研發越容易被認可,產生的研發費用就越高,研發費用的歸集相對越容易。

      一個企業,若三年內只產生了5個實用新型專利,其開展研發項目的費用若太高,那就太假了。對于一個中型的年銷售額5000萬的企業而言,其而研發費用至少應達到250萬。平均到5個實用新型專利上。一個實用新型專利的研發費用高達五十多萬。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要么是申報材料作假,要么研發管理制度存在問題。而如果按照15個專利來看:產生一個專利所需的研發費用為17萬。這就相對正常了。

      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

      高新技術企業審核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要達到60%以上。也就說企業大部分收入來自于高新技術產品。而高企中的高新技術產品不一定要取得高新技術產品的證書,但一定要有專利和檢測報告等證明文件相對應。因此,專利越多,所覆蓋的產品范圍越廣,可計入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的產品就越多。

      對于產品數量較少的企業而言,幾乎可以達到100%的的高新技術產品收入,而一個產品可以對應多個專利,這對高新技術產品的評判是非常有利的。但有些企業產品種類較多,那用大量專利來附帶產品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這種情況下,若專利數量太少,會出現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不達標的情況,就算強行歸集進去,也不會認可。

      假設企業擁有10類產品,銷售收入都比較平均,但對應的只有6個專利,那在1個專利對應1個產品的情況下才勉強符合要求,若其中出現2個專利對應1個產品,或有1個專利技術含量較低,其對應的產品不被認可為高新技術產品。則會出現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不達標的情況。若企業擁有18個專利,平均每個產品可對應1.8個專利。就算其中出現數個專利對應1個產品,或有個別專利技術含量不達標的情況。對結果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六、最后的結果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只需要1個發明專利或5個實用新型專利,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條例的膚淺解讀。看似為企業省錢,其實是讓企業冒著非常大的不通過的風險,企業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過程中,專利申請的費用,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審計費,檢測費,查新費等其他費用也非常高。若因為知識產權的問題造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不通過,會造成審計,檢測,查新得費用的浪費,以及企業所有員工的辛勤勞動的付諸東流。

      而要求企業提供15-18個專利,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條例的深入解讀和綜合權衡后得出的結果。看似讓企業多支付了費用,其實為企業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可靠且強大的保障,讓審計,查新,檢測等第三方機構開展工作更加容易和順利,讓企業員工的辛苦工作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綜合來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利肯定是越多越好!

    擴展閱讀

    •   電力公司資質辦理需要什么條件呢,電力工程施工資質是建筑施工企業比較長用的一個類型的的資質,這兩年關于建筑企業資質的申請降低了資質辦理的門檻,很多建筑企業需要辦理資質但是不知道需要那些流程和資料,下面為您介紹:辦理電力資質之前首先申請人需要有一家建筑公司,辦理資質具有法人性質的公司是載體,若是想申請人沒有建筑公司,那么就需要去當地的工商局注冊一家新的公司即可。在成立公司的時候,還要注意公司的名稱、經營范圍、注冊公司的資本數額。這里要注意的是很多類型的建筑企業資質

    •   “總分公司常有,總分公司納稅籌劃卻不常有“雖是一句戲話,但是實務操作中有很多已經設立了總分公司或者選擇設立總分公司的企業卻不一定能完全明白其中內意,本文筆者提供總分公司在納稅籌劃方面的三點思考:一、總分公司企業所得稅籌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57號規定分支機構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區經營需要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并且 匯總納稅企業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匯總計算的企業所得稅,包括預繳稅款和匯算清繳應繳應退稅款,50%在各分支機構間分

    • 一、一般納稅人出租不動產1、一般計稅法  ·出租其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動產,適用稅率9%,計算公式:應納稅款=含稅銷售額?(1+9%)-進項稅額;  ·出租其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與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區)的不動產,在不動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預繳稅款,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預征率為3%;計算公式:應預繳稅款=含稅銷售額?(1+9%)x3%;2、簡易計稅法  ·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之前取得不動產,適用征收率

    •   彌補虧損是企業某一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按照稅法的規定,彌補虧損5年的計算,即企業當年的虧損,從虧損的次年起在5年內進行彌補,比如企業2015年發生的虧損,可以在2016年至2020年間進行彌補。  舉個例子看看彌補虧損5年是如何計算的,有一家企業2015年因經營不善導致發生虧損500萬元,2016年企業扭虧為盈實現利潤50萬元,2017年實現利潤150萬元,2018年實現利潤200萬元,2019年虧損50萬元,202

    •   資本公積屬于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主要有資本溢價、股本溢價。實務中資本公積科目借貸方向是什么意思?資本公積科目借貸方向代表什么?  資本公積科目借方是登記資本公積的減少數,貸方登記企業資本公積的增加數。期末余額在貸方,反映企業資本公積實有數。  資本公積是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額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以及其他資本公積等。  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等。  資本溢價是指投資者繳付企業的出資額大于其在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

    •   企業的稅務問題如今變得越加的繁多了起來。不少企業對處理這些事情可謂是頭皮發麻。這就顯示出一個技術過硬的財務人員有多么的重要了。下面我們來為您介紹一下企業所得稅計提和繳納會計分錄。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所得稅計提和繳納會計分錄介紹  計提是會計處理,預繳是稅務處理。  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不能等同,分別有各自的規定。  為方便企業申報,企業所得稅預繳基本上是按照會計利潤進行申報預繳,除幾項特別規定可以預繳申報就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外。  對于企業預繳所

    ?
    建筑資質代辦 | 設計資質等級標準 | 高新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 西安進出口權代辦 | 經營范圍規范表述查詢系統 | 西安注銷公司 | 咸陽注冊公司 | 渭南注冊公司 | 太原公司注冊 | 太原公司注銷 | 入駐天貓 | 個體工商戶網上年檢 | 廣東智慧團建 | 營業執照怎么年審 | 西安建筑資質代辦公司哪家好 | 西安建筑資質代理公司 | 陜西建筑資質代理機構 | 建筑資質升級 | 建筑資質延期 | 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 | 安全生產許可證代辦 | 超星學習通登錄及使用指南 | 分公司注冊 | 重慶建筑資質代辦 | 成都建筑資質代辦 | 廣東建筑資質代辦 | 廣州建筑資質代辦 | 深圳建筑資質代辦 | 河北建筑資質代辦 | 浙江建筑資質代辦 | 福建建筑資質代辦 | 代辦資質延期 | 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 | 溫州建筑資質辦理 工商網企業信息查詢系統 建筑資質辦理中介 設計資質升級 安全生產許可證辦理 | 成都建筑資質轉讓 貴陽建筑資質轉讓 拉薩建筑資質轉讓 昆明建筑資質轉讓 廈門建筑資質轉讓 銀川建筑資質轉讓 合肥建筑資質轉讓 南京建筑資質轉讓 海口建筑資質轉讓 鄭州建筑資質轉讓 太原建筑資質轉讓 蘭州建筑資質轉讓 杭州建筑資質轉讓 園林設計資質轉讓 南京建筑資質轉讓 濟南建筑資質轉讓 天津建筑資質轉讓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免費網課平臺入口 | 出口退稅代理 正能量句子勵志短句子 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公示系統
    '); })();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