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歷代一樣,仍是以農業為主的經濟,農業稅-田賦是國家最大的財政進項,輔之以丁賦-差役。明代初行兩稅法,田賦分夏稅、秋糧,中葉以后改行一條鞭法,賦、役漸有合并之勢。《大明律》戶律戶役門有賦役不均、隱蔽差役、丁夫差遣不平等條,田宅門有欺隱田糧等條,都是為保證國家賦役制度而設立的。在《問刑條例》中也增設了相應的條款。
明初年,為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戶籍、土地狀況進行了清查,編造了記載戶籍的“黃冊”和記載土地狀況的“魚鱗圖冊”,作為征收賦稅的依據。對土地所有者按土地面積、土質等級征收田賦,一般按收獲量的十分之一征收。田賦征收實物,稱“本色”,包括糧食、絲、麻、棉等農作物;折為錢、銀等貨幣形式,稱“折色”。對人戶則征發“職役”,對16-60歲的男丁征發“均徭”;出勞動力者稱為“力差”,出錢、物代替力役者稱“銀差”,還有為官府提供種種勞役的“雜泛”。稅收的基礎形式仍然是按土地、戶、丁征收錢物和征發差役。
國家僅次于賦役的稅收,就是鹽稅,明代繼承宋元制度,通過鹽引專賣來收取。鹽專賣的形式主要有民產、官收、商人運銷,政府向運銷食鹽的商人征收鹽課,向食鹽消費者收取戶口鹽鈔。洪武三年,實行開中法,四年行中鹽例,萬歷四十五年實行商專賣法。明政府對茶也繼續實行專賣。明代的茶法比唐宋嚴密,有官茶、商茶之分。官茶,就是官府通過征收、儲備大量的茶以用于與西北邊民換取馬匹等;商茶,就是茶商向官府交納實物或銀錢取得茶引,憑引向茶戶或茶倉買茶,這是民制、官儲或官管、商運商銷的專賣制度。
明代對內對外貿易有了很大的發展,商業十分發達。明政府為了增加國庫的收入,對投入流通的產品都依法征收賦稅,國家由開始的法無明文規定任意征稅到重視以法征稅。
明代的商稅主要包括市稅、關稅和舶稅三種。關稅,又稱“通過稅”,是指在商人比經交通要道設關立卡,征收通過稅。明初洪武、永樂年間曾兩次規定,對于軍民嫁娶、喪祭之物、舟車、絲布之類,皆勿稅;對于舟車載運自己貨物、農用之器、小民挑擔蔬菜、民間常用竹木蒲草器物、常用雜物、銅錫器物等,也一概免征,但至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開始在水道上設立關卡,征收船料費,按船之大小長闊,定其稅額。神宗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以后,關卡增多,稅目四出,商稅增重,使商業大受破壞。
市稅。明初市稅基本上按三十取一和“凡物不鬻于市者勿稅”的原則征收,但到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施行鈔法,商市從門攤向市肆發展,才課稅于門肆門攤。明宣宗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大規模增加營業稅,凡京省商賈聚集地,市肆門攤稅課“增舊凡五倍”。以后,稅率雜派不斷增加。
舶稅。明初對各國舶貨免征舶稅,至明穆宗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馳海禁后,才實行舶稅制。征稅方法分三種:一是以船的長度計算征稅,稱為水餉,由船商承擔;二是按貨物多少,計值征稅,由鋪商交納,稱為陸餉;三是加征去呂宋貿易回來只載白銀的船只,每船加征白銀一百五十兩,稱為加增餉。
明律還對匿稅者規定了刑事責任。《明律·戶律》規定:“凡客商匿稅及賣酒醋之家不納課程者,笞五十。物貨酒醋一半入官,于官物內以十分為率,三分付告人充賞。”此外,明律要求承辦茶鹽專賣的商戶年終納齊商稅,若“年終不納齊足者”,以不足數額的多寡,分別給予笞四十至八十的處罰,并強制完稅納官。明朝不但重視國內稅收立法,而且對外商載貨入境也作了嚴格規定。《大明律·戶律》規定:“凡泛海客商舶船到岸,即將物貨盡實報官抽分,若停塌沿港土商牙儈之家不報者杖一百,雖供報而不盡者罪亦如之,物貨入官。”此規定維護了大明王朝的關稅主權,但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外貿易的發展。明朝由于經濟關系的發展合復雜化,因而明律中關于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有所增加,這反映了明政府對社會經濟干預的加強。這些法律規范的目的在于保護封建的經濟基礎,因此在客觀上限制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
明中葉以后,由于賦稅沉重,百姓逃亡嚴重,原有的賦稅制度日漸失效,嚴重影響財政收入。為此,自嘉靖十年起,推行“一條鞭法”的賦役改革,將各種賦役盡可能歸并為幾項貨幣稅,以征收貨幣代替征收實物和征發差役。其主要內容是以土地為主要征稅對象,以征收白銀代替實物的征收;以縣為單位統計差役、雜役所需人力、物力的總額,平攤到全縣土地稅中,作為土地稅一起征收白銀;另外將各種“均徭”改為按人丁數征收白銀,稱為“丁銀”,由官府自行征收解運代替原來的“民收民解”。
一條鞭法是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以貨幣稅代替實物稅,結束了歷代以來以鎮守實物為主的國家稅收方式,廢除了古老的直接役使農民人身自由的賦役制度,使人身依附關系有所松弛;以資產計稅為主代替原來以人頭為主的稅收制度,有利于稅賦的合理分擔。該法的推行反映了明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反過來又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養老保險補交要多少錢? 調入時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2(月)×(30%+超齡年限×1%)×超齡年限。 超齡年限=調入時實際年齡-要求年齡。(超齡年限中的月份數,6個月以下的按半年計算,7個月以上的按一年計算) 通常情況下由公司繳納養老保險,可有些人也是因為沒有單位需要個人繳納養老保險。
如何補交養老保險? 如果養老保險停繳了,是可以補繳的,但是會承擔相應的滯納金。如果是單位未交,可以要求單位補繳。單位一般不會單獨為你一個人去辦,基本上會等其他人一起辦理。建議你如果單位如果以各種理由拖著不為你辦理的話,最好還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到勞動局投訴,或者是咨詢律師看是否需要打官司。如果你的養老保險累計到了15年,也可以不交了,具體如何還需要您自己進行衡量。如果是個人補繳養老保險的話,建議具體咨詢當地社保局,對于超過年齡的參保人員,各地都有相關的規則,具體規則各
醫保電子憑證無法生成二維碼怎么回事? 【1】參保人所在地尚未開通醫保電子憑證,需要等待開通之后才可使用。 【2】參保人所在地已經開通了醫保電子憑證,但參保信息尚未同步到國家醫保局。一般來說,當月參保的新人員,需要等待三個月后重新解綁并激活之后,才可以使用。 【3】國家醫保服務平臺軟件正在維修,或者網絡存在延遲、卡頓等情況造成無法生成二維碼。這種情況下,參保人可卸載軟件重新下載或者是更換網絡試一試。以下是激活醫保電子憑證的具體流程: 參保人可下載國家醫保服務平
微信查醫保繳納情況具體流程: 1、打開手機,找到微信軟件,并登陸。登錄成功后,在“我”的頁面下找到“支付”按鈕,點擊進入支付頁面; 2、在支付頁面下,找到“城市服務”,點擊它,進入“城市服務”頁面; 3、輸入身份證號碼以及查詢密碼,初始查詢密碼為卡號后6位; 4、進入社保查詢頁面后,就可以查看到社保。在社保查詢中,可以點擊“我的養老”和“我的醫保”查詢養老
重慶醫保個人賬戶劃入標準2023年 一般情況下,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的醫保個人賬戶的劃入標準是不一樣的。具體情況如下: 【1】在職職工:重慶在職職工的醫保是按照個人醫保繳費基數的2%劃入個人賬戶。通俗來將就是醫保個人繳費金額的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企業醫保繳費部分不再計入個人賬戶,全部納入統籌基金。 【2】退休人員:以當年統籌地區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為劃賬基數,劃賬比例為2%。 不管是在職職工還是退休人員,重慶醫保個人賬戶的劃入金額相比于之前來說是減少了的。就在職職工來說
長沙社保卡有什么作用? (1)作為電子身份憑證 持卡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參保登記、工傷認定、職業培訓、技能鑒定等人社業務,享受各項就業服務、社保服務、人才服務。 (2)作為電子信息記錄載體 記錄個人基本信息與人保關鍵業務信息,形成電子證件副本,視同證件使用。 (3)作為業務系統電子鑰匙 通過自助服務終端或其他服務渠道登錄后臺系統,自助查詢個人權益信息及辦理相關業務。 (4)作為費用結算電子驗證 實現本地和跨地的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費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