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2023年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

    時間:2023-03-05 來源:西安 點擊次數:754

    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是每年幾月份

      每年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為每年一月一號開始到每年6月30日到期截止。請尚未辦理匯算申報的納稅人抓緊辦理匯算申報,避免因匯算申報延誤造成不必要的涉稅風險。

    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怎么操作(圖文)

      1.您可以通過地址https://etax.chinatax.gov.cn 來訪問網頁版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如需辦理涉稅業務,您需要進行實名認證注冊。

      2.您還可以通過掃描網頁版自然人電子稅務局首頁的二維碼或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下載國家稅務總局官方發布的“個人所得稅”APP客戶端,安裝完成后,通過實名認證注冊并登錄也可進行相關涉稅業務辦理。

    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系統登錄方式有哪些?

      本平臺有網頁版和手機APP版。網頁版有兩種登錄方式,分別為賬號密碼登錄和掃碼登錄,默認為掃碼登錄;手機APP版有一種登錄方式,為賬號密碼登錄。

    1. 賬號密碼登錄

      a)用戶注冊時填寫的手機號碼、身份證件號碼或設置的登錄名可作為賬號進行登錄,其中使用外國護照注冊的用戶,證件號碼不可作為賬號進行登錄。

      b)密碼輸錯超過5次會鎖定該賬戶,鎖定時間為120分鐘。您也可以通過忘記密碼功能解鎖賬號。

    2.掃碼登錄

      a)下載了手機APP的用戶,可通過手機APP上右上角的掃一掃功能掃描網頁版的二維碼來完成登錄。

      b)網頁版二維碼的時效性為15分鐘,過期后需刷新重新生成。

      使用網頁 Web 端申報,您可以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址 https://etax.chinatax.gov.cn 后,從以下入口進入年度匯算:一是從首頁的【常用業務】區塊的【綜合所得年度匯算】;二是從頂部菜單【我要辦稅】-【稅費申報】下的【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進入。

      場景一、簡易申報

      居民個人在納稅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額未超過 6萬元且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可通過簡易申報申請退稅。

    進入簡易申報流程:

    步驟 1:確認申報表信息

      核對個人基礎信息、匯繳地、查看收入明細數據,確認已繳稅額。

      若您確認申報數據無誤,可直接提交申報,進入“步驟 2:申請退稅”。

      需要提醒的是,匯算期為期 4 個月,請務必確認好本人的申報數據后再提交申報,避免影響您及時準確獲得退稅,也避免影響您個人的合法權益。

    步驟 2:申請退稅

      在申報提交完成頁面上,選擇【申請退稅】

      進入銀行卡選擇界面,會自動帶出已添加過的銀行卡。您也可以點擊【添加】新增銀行卡信息。

      選擇銀行卡后提交退稅申請,可以看到退稅申請進度。

      如果您的銀行卡不在身邊,或者暫時不想退稅,可以點擊【暫不處理,返回首頁】。后續可再次發起退稅申請。

    【特殊情形一:更正與作廢】

      如您申報后,發現申報數據有誤,可進行更正或者作廢。具體操作時,可通過【查詢】-【申報信息查詢】-【申報查詢(更正/作廢申報)】查看已申報情況。但是,如您已申請退稅,需要先撤銷退稅,再進行更正或作廢;如果您前次申請退稅已辦理成功,則您無法撤銷,需結合上次申報情況申報更正。

    【特殊情形二:申訴或刪除】

      如您認為某條收入信息非本人取得,可對收入明細數據進行【申訴】或【刪除】。

      特別提醒:【申訴】或【刪除】操作的前提必須是在本人沒有取得該筆收入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否則,您可能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并對您個人納稅信用產生影響。進行操作后,相應收入均不納入年度匯算。如您有該筆收入,只是對相關金額有疑問,建議您先聯系您的支付單位。

    【劃重點】

      ? 劃重點 1:簡易申報不支持新增或修改收入等數據,若您有必要新增或修改,需切換至標準申報進行相應操作。

      ? 劃重點 2:【申訴】和【刪除】區別在于,【申訴】后,相應記錄將進入稅務系統內部異議申訴環節進行處理;而【刪除】后,相應記錄不進入異議申訴環節。您對某條記錄進行申訴或刪除后,可以“撤銷申訴”或“恢復刪除”。

      ? 劃重點 3:繳款成功后,若您發現錯誤需要修改,可通過更正申報進行處理。

      ? 劃重點 4:發起退稅申請后如發現錯誤,您需待退稅審批終審后方可進行申報更正。在退稅進度顯示“稅務機關正在審核”的情況下,您也可撤銷退稅申請,再進行申報更正或作廢原申報后重新申報。

      ? 劃重點 5:退稅使用的銀行卡,建議您選擇一類銀行卡,若選擇二類三類卡存在退稅失敗風險。您可以通過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或到銀行網點查詢您的銀行卡是否屬于一類卡。

      ? 劃重點 6:請確保退稅賬戶在收到退稅前處于正常狀態,賬戶掛失、未激活、注銷等均會造成退稅不成功。 ? 劃重點 7:如您需要稅收完稅證明,可通過【我要查詢】-【申報查詢(更正/作廢申報)】-【已完成】查看繳稅記錄,點擊【轉開完稅證明】開具。

    場景二:標準申報

      居民個人 2019 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超過 6 萬元時,可在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內,通過標準申報辦理年度匯算。

      ? 填報方式 1:選擇預填報服務

      稅務機關根據一定規則為您提供預填申報數據服務。如您需要該項服務,可在申報界面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

    步驟 1:確認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頁面支持修改“電子郵箱、聯系地址”信息,選擇本次申報的匯繳地,如下圖所示:

    步驟 2:生成和確認申報表信息

      系統為您自動歸集了您 2019 年度收入納稅數據并直接預填至相應申報欄次,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您確認相關數據無誤、沒有要修改的事項,也沒有取得過勞務報酬、稿酬所得,可跳過步驟 3,直接進入步驟 4。如您有其他勞務報酬和稿酬所得,您需點擊相應所得查詢并確認后填報(具體可參見本場景填報方式步驟 3“修改申報表信息”中的【新增勞務報酬或稿酬】)。您可點擊對應項目,進入詳情界面核對:

    步驟 3:修改申報表信息

      若您需要對預填的申報數據進行補充、完善或者修改,可進入對應明細表或附表進行。

    (一)完善收入數據

      在收入列表界面,您可分所得項目,進行收入的【新增】和【修改】。如您認為某條收入信息非本人取得,可進行【申訴】或【刪除】。操作后,相應收入均不納入年度匯算。

    1.全年一次性獎金設置

      年度匯算時,如您選擇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合并至綜合所得計稅的,或者有多筆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可通過【單獨計稅獎金-設置】進行設置。

    2.填報勞務報酬或稿酬

      如您有勞務報酬或者稿酬,可在對應列表明細界面,點擊左下方提示鏈接或點擊【新增申報項目】。其中,選擇【查詢導入】的,在查詢結果界面勾選相應收入后可帶入。

    (二)完善扣除信息

      點擊除專項附加扣除之外的明細數據可進入對應詳情界面,您可進行【新增】、【修改】、【刪除】、【申訴】等操作,步驟同前一步的“(一)完善收入數據”一致。

    1.專項附加扣除

      若您需要新增或修改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可點擊【新增】,跳轉至采集界面。采集完成后,可選擇跳轉回年度匯算繼續填報。

    【特殊情形】

      如納稅人在填報專項附加扣除時,對同一項目有重復扣除等情況,系統界面上將會出現提示,此時您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確認修正。

    2.專項扣除(三險一金)

      在專項扣除列表界面,您可分項目進行新增和修改。

    3.商業健康險(稅收遞延養老保險)

      在其他扣除明細列表界面,您可點擊【商業健康險】、【稅收遞延養老保險】頁面,分別進行新增和修改。

    4.準予扣除的捐贈額

      在準予扣除的捐贈額列表界面,您可進行新增和修改。

      新增捐贈額后,可點擊【分配扣除】設置您要在綜合所得中扣除的金額。

    (三)稅款計算

      對前述申報數據進行確認后,提交申報。

    【特殊情形】

      如您有減免稅事項(新增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可點擊【減免稅額】新增相關信息。

    步驟 4:繳納稅款或申請退稅

    (一)繳款

      特別提醒:若您收入不足 12 萬元且有應補稅額或者收入超出 12 萬元但應補稅額≤400 元,符合免予匯算申報條件,則申報提交后無需繳款。如您不符合免予申報條件,則 需點擊【立即繳款】進入繳稅。

      若暫不繳款可以選擇【返回首頁】或【查看申報記錄】,后續可再次進行繳款。

    (二)申請退稅

      若您存在多繳稅款的情況,可點擊【申請退稅】。

      如果您的銀行卡不在身邊,或者暫時不想退稅,可以點擊【暫不處理,返回首頁】。后續可再次發起退稅申請。

      需要提醒的是,匯算期為期 4 個月,請務必確認好本人的申報數據后再提交申報,避免影響您及時準確獲得退稅,也避免影響您個人的合法權益。

    【特殊情形:更正與作廢】

      如您申報后,發現申報數據有誤,可進行更正或者作廢。具體操作時,可通過【查詢】-【申報信息查詢】-【申報查詢(更正/作廢申報)】查看已申報情況。若您發現申報有誤,可進行【更正】或【作廢】。

    【劃重點】

      ? 劃重點 1:【申訴】和【刪除】區別在于,【申訴】后,相應記錄將進入稅務系統內部異議申訴環節進行處理;而【刪除】后,相應記錄不進入異議申訴環節。您對某條記錄進行申訴或刪除后,可以“撤銷申訴”或“恢復刪除”。

      ? 劃重點 2:更正時,標準申報不支持切換為簡易申報,只能作廢原申報后重新申報成簡易申報。

      ? 劃重點 3:繳款成功后,若您發現錯誤需要修改,可通過更正申報進行處理。

      ? 劃重點 4:發起退稅申請后,您需待退稅審批終審后方可進行申報更正。在退稅進度顯示“稅務機關正在審核”的情況下,您也可撤銷退稅申請,再進行申報更正或作廢原申報后重新申報。

      ? 劃重點 5:退稅使用的銀行卡,建議您選擇一類銀行卡,否則可能存在退稅失敗風險。您可以電話咨詢銀行、查詢網上銀行或到銀行網點查詢您的銀行卡是否屬于一類卡。

      ? 劃重點 6:請確保退稅賬戶在收到退稅前處于正常狀態,賬戶掛失、未激活、注銷等均會造成退稅不成功。

      ? 劃重點 7:添加退稅銀行卡,除可在退稅申請時進行添加外,還可以通過【個人中心】-【銀行卡】模塊添加。

    ? 填報方式 2:選擇自行填寫

      如您無需使用預填申報數據服務,可在進入申報界面后選擇【自行填寫】,確認基本信息。

    步驟 1:填寫收入和稅前扣除信息

      除專項附加扣除、商業健康險、稅收遞延養老保險、準予扣除的捐贈額、減免稅額外,可直接填寫申報表各項數據。商業健康險、稅收遞延養老保險、準予扣除的捐贈額、減免稅額需先填寫附表,填寫后相關信息帶入主表。主表不能直接填寫。

      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根據采集信息自動計算可扣除金額,如需修改或新增,請參考【選擇預填報服務】時的操作。

    步驟 2:繳納稅款或申請退稅,同【選擇預填報服務】時操作一致。

      【特殊情形:更正與作廢】同【選擇預填報服務】時操作一致。

      【劃重點】

      劃重點:若您存在非居民個人所得稅申報記錄,系統不提供預填,您需要自行填寫申報表。

    其他情況

      若您是無住所居民個人,且年度內取得獎金時按數月獎金政策預繳稅款的,可選擇重新按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算。若您還有公益捐贈支出,可以選擇二者間分配扣除。您可在稅款計算界面,在【全年一次性獎金】,點擊【修改】填寫相應收入。若您有公益捐贈支出,您可點擊【準予扣除的捐贈額】(或在收入和稅前扣除信息界面的【準予扣除的捐贈額】)進入捐贈詳情界面進行【新增】和【分配扣除】。

      劃重點:系統將自動計算按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的應納稅額,您需要將按數月獎金申報的已繳稅額,合并進全年已繳稅額進行填寫。

      參考資料: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申報操作指引(個人自行申報網頁WEB端) https://etax.chinatax.gov.cn/webstatic/help-center/300111。

    原文出自: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

    個人所得稅20種算法匯總

    1.居民工資薪金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1)有住所居民個人正常工資薪金所得

      正常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計算公式為:

      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它扣除

      (2)無住所居民個人正常工資薪金所得

      無住所居民個人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連續不滿六年(含無住所居民個人為高級管理人員人員)

      應納稅所得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總額×〔1-(當月境外支付工資薪金數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總額)×(當月工資薪金所屬工作期間境外工作天數÷當月工資薪金所屬工作期間公歷天數)〕-減除費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無住所居民個人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連續滿六年(含無住所居民個人為高級管理人員人員)

      應納稅所得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總額-減除費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無住所個人此前六年的任一年在中國境內累計居住天數不滿183天或者單次離境超過30天。該納稅年度來源于中國境外且由境外單位或者個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重新計算連續居住年限。

    2.居民個人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如何征收計算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3.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1)勞務報酬所得-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

      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傭金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成本以及附加稅費后,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2)勞務報酬所得-一般勞務、其他勞務

      勞務報酬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計算公式為:

      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4.居民個人稿酬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計算公式為:

      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0%)

    5.居民個人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計算公式為:

      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0%)

    6.非居民納稅人工資薪金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1)非高層管理人員應納稅額:

      1)非居民個人境內居住時間累積不超過90天

      應納稅所得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總額×(當月境內支付工資薪金數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總額)×(當月工資薪金所屬工作期間境內工作天數÷當月工資薪金所屬工作期間公歷天數)-減除費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非居民個人境內居住時間累積超過90天不滿183天

      應納稅所得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總額×(當月工資薪金所屬工作期間境內工作天數÷當月工資薪金所屬工作期間公歷天數)-減除費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高級管理人員人員應納稅額:

      1)高級管理人員人員在境內居住時間累積不超過90天

      應納稅所得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總額×(當月境內支付工資÷當月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減除費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2)高級管理人員人員在境內居住時間累積超過90天不滿183天

      應納稅所得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總額×〔1-(當月境外支付工資薪金數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總額)×(當月工資薪金所屬工作期間境外工作天數÷當月工資薪金所屬工作期間公歷天數)〕-減除費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注:非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稅款扣繳方法保持不變,達到居民個人條件時,應當告知扣繳義務人基礎信息變化情況,年度終了后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定辦理匯算清繳。

    7.非居民人員數月獎金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非居民個人一個月內取得數月獎金,單獨計算當月收入額,不與當月其他工資薪金合并,按6個月分攤計稅,不減除費用,在一個公歷年度內,對每一個非居民個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適用一次。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數月獎金收入額÷6)×稅率-速算扣除數〕×6

    8.非居民個人股權激勵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非居民個人一個月內取得股權激勵所得,單獨計算當月收入額,不與當月其他工資薪金合并,按6個月分攤計稅(一個公歷年度內的股權激勵所得應合并計算),不減除費用。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本公歷年度內股權激勵所得合計額)÷6)×稅率-速算扣除數〕×6-本公歷年度內股權激勵所得已納稅額

    9.非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勞務報酬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計算應納稅額。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1-2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其中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按照綜合所得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按月換算

    10.非居民個人稿酬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稿酬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計算應納稅額。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1-20%)×7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其中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按照綜合所得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按月換算

    11.非居民個人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計算應納稅額。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1-2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其中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按照綜合所得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按月換算

    12.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如何征收計算

      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一次性補償收入-當地社平工資×3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3.個人股權激勵收入如何征收計算

      居民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以下簡稱股權激勵),符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35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票增值權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將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財稅〔2015〕116號)第四條、《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1號)第四條第(一)項規定的相關條件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股票期權應納稅所得額=(行權股票的每股市場價-員工取得該股票期權支付的每股施權價)×股票數量

      股票增值權應納稅所得額=(行權日股票價格-授權日股票價格)×行權股票份數

      限制性股票應納稅所得額=(股票登記日股票市價+本批次解禁股票當日市價)÷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數-被激勵對象實際支付的資金總額×(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數÷被激勵對象獲取的限制性股票總份數)

    14.年金領取如何征收計算

      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領取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符合《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規定的,不并入綜合所得,全額單獨計算應納稅額。按月領取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季領取的,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按每月領取額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年領取的,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年金領取收入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5.提前退休一次性補貼如何征收計算

      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

    1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收入×適用稅率(20%)

    17.財產租賃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租賃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稅率計算稅款。

      計算公式為: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

      應納稅額=〔每次(月)收入額-準予減除費用800元〕×20%

      (2)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

      應納稅額=每次(月)收入額×(1-20%)×20%

    18.財產轉讓所得(含股權轉讓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轉讓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按照一次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0%)

    19.偶然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0%)

    20.限售股轉讓所得如何征收計算

      限售股轉讓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按照一次限售股轉讓收入減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稅費后的余額計算納稅。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買入時的買入價及按照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合理稅費,是指轉讓限售股過程中發生的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與交易相關的稅費。

      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稅費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0%)

    稿酬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稿酬的計稅方法)

      個人所得稅稿酬的計稅以4000元為標準,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的減除800后適用14%的稅率,每次收入超過4000 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對于當事人取得的稿酬要結合實際取得的情況征收個人所得稅,確定個人所得稅征稅方式。

    一、什么是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稿酬的計稅方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稿酬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規定對應納稅額減征30%,故其實際稅率為14%,計算公式為: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1-30%);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1-30%)。

    二、稿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特別規定有哪些

      在實際生活中,稿酬的支付或取得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較復雜。為了便于合理確定不同形式、不同情況、不同條件下稿酬的稅收負擔,國家稅務總局另有具體規定。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同一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后再付稿酬,均應合并為一次征稅。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發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的稿酬,則可以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分次征稅。個人的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應合并其因連載而取得的所得為一次。連載之后又出書取得稿酬的,或先出書后連載取得稿酬的,應視同再版稿酬分次征稅。作者去世后,對取得其遺作稿酬的個人,按稿酬所得征稅。

      這邊提醒您,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大家參考交流!文章采自網友投稿刊登及網絡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本網站對文中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交流。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 878457663@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擴展閱讀

    • 連接Lenovo電腦到Wi-Fi的步驟如下:  1. 打開電腦:確保電腦已經打開并處于待機狀態。  2. 打開無線網絡功能:在電腦的系統任務欄中,找到無線網絡圖標(通常是一個信號強度圖標),點擊左鍵將其打開。點擊后會顯示可用的Wi-Fi網絡列表。  3. 選擇Wi-Fi網絡:從可用的Wi-Fi網絡列表中選擇你要連接的網絡。點擊網絡名稱,然后點擊連接按鈕。  4. 輸入Wi-Fi密碼:如果你的Wi-Fi網絡是有密碼保護的,會彈出一個輸入密碼的對話框。輸入正確的Wi-Fi密碼,并確保大小寫一致。然后點擊連接按

    • 當手機屏幕一亮一滅不受控制時,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 軟件問題:某些應用程序可能會導致手機屏幕行為異常。嘗試在安全模式下啟動手機,以確定是否是某個應用程序引起的問題。如果問題在安全模式下不存在,可以卸載最近安裝的應用程序或者更新軟件以解決問題。  2. 觸摸屏幕故障:檢查你的手機屏幕上是否有任何物體或污垢,清潔屏幕并確保沒有干擾。如果問題仍然存在,可能是屏幕硬件故障,建議聯系手機制造商的客戶支持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維修。  3. 按鈕問題:有時,手機上的物理按鈕可能會

    • 若你想在Microsoft Word中搜索特定的內容關鍵詞,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 打開Microsoft Word:首先打開Microsoft Word應用程序,并打開你需要搜索的文檔。  2. 使用快捷鍵搜索:使用組合鍵 "Ctrl + F"(在Mac上為 "Command + F")打開搜索。這將在界面上彈出一個搜索欄或者在頂部菜單欄顯示。  3. 輸入關鍵詞:在搜索欄中輸入你想要搜索的關鍵詞,并按下回車鍵或點擊搜索按鈕開始搜索。  4. 導航到搜索結

    •   很抱歉,我無法回答關于社交媒體平臺的特定設置方法,因為我是基于中國的開源項目開發的AI助手,無法獲取最新的抖音應用信息。然而,一般來說,抖音在隱私和設置方面提供了一些選項,你可以嘗試以下步驟來限制或關閉評論:  1. 打開抖音應用:首先打開抖音應用并登錄你的賬號。  2. 進入個人信息設置:在抖音主界面上,點擊右下角的"我"圖標進入個人信息頁面。  3. 進入賬號設置:在個人信息頁面中,找到并點擊右上角的"設置"按鈕。  4. 找到隱私設置:在賬號設置頁面中,瀏

    • 在手機上設置使用繁體字的方法可能因不同手機品牌和操作系統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常見的設置方法,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手機型號和操作系統版本進行參考:  1. 打開設置:找到并打開你的手機的"設置"應用。  2. 進入語言和輸入法設置:在設置界面中,查找并點擊"語言和輸入法"或類似的選項。這個選項可能在不同手機品牌和操作系統下的不同位置,你可以嘗試在設置界面中瀏覽一下或使用搜索功能來找到這個選項。  3. 選擇語言設置:在語言和輸入法設置界面中,你會看到"語言&

    • 在徽信中,如果你想將某個聯系人從黑名單中刪除,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1. 打開徽信應用:找到并打開你的徽信應用,確保已登錄你的賬號。  2. 進入設置頁面:點擊屏幕右上角的"我"圖標,進入個人設置頁面。  3. 打開隱私設置:在個人設置頁面中,找到并點擊"隱私設置"選項。在隱私設置中,你可以管理你的黑名單列表。  4. 進入黑名單:在隱私設置頁面中,找到并點擊"黑名單"選項。進入黑名單列表頁面,你將看到所有已被拉入黑名單的聯系人。  5.

    • 孟州建筑資質轉讓是如何進行的  對于孟州的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新辦一個建筑資質往往辦理周期會比較長,而且還有不通過的風險存在,這個時候對于孟州著急使用建筑資質承接工程的企業就會考慮直接收購一家帶有建筑資質的企業公司的股權直接經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建筑資質轉讓,其本質是建筑公司轉讓,對這個公司的法人股東進行變更,下面詳細介紹孟州建筑資質轉讓如何進行辦理的。一、孟州建筑資質企業轉讓收購方應注意的4大問題  1、檢查公司是否存在債務問題公司轉讓中最需要注意的不是轉讓方而

    建筑資質

    西安出口退稅代理 |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 太原注冊公司 | 蘭州建筑資質轉讓 | 智慧團建 | 上海建筑資質轉讓 | 南京建筑資質轉讓 | 上海公司注銷 | 山東建筑資質轉讓 | 電力設計資質轉讓 | 監理乙級資質轉讓 | 設計資質等級標準 | 監理資質等級標準 | 施工腳手架通用規范 | 資質升級代辦 | 成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杭州建筑資質轉讓 園林設計資質轉讓 濟南建筑資質轉讓 天津建筑資質轉讓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 城市給水工程項目規范 | 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 | 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 | 建筑勞務資質辦理條件 | 城鄉排水工程項目規范 |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 工程設計資質標準 | 高新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 消防設計資質轉讓 | 北京市企業服務e窗通平臺使用指南 | 河南省全程電子化服務平臺企業登記操作流程 |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免費網課 | 陜西高企認定 | 增值稅發票綜合服務平臺操作指南 | 廣東智慧團建 | 商標查詢網 | 陜西政務服務網 | 商標局 | 個稅稅率表 |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操作流程 | 怎么查詢品牌名稱是否被注冊 | 入川備案如何辦理 | 住房公積金怎么全部取出來 | 工資多少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 剛剛發布2022年退休工資調整 | 個稅計算方法2022稅率表 | 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 醉駕處罰2022最新標準判刑 | 離婚的流程和手續辦理 | 飛機保險怎么賠付的 | 離婚協議書模板標準版 | 營業執照辦理網上申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