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國政府的稅收實踐來看,稅收具有“返還”的性質,即最終要通過國家財政預算分配,提供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等方式用之于納稅人。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稅收的本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按照國家稅收法律規定,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及時足額繳納各項稅款,這是納稅人享有國家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前提和基礎。國家通過稅收籌集財政收入,并通過預算安排將之用于財政支出,進行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建設,支持農村和地區協調發展,用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促進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用于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用于政府行政管理,進行國防建設,維護社會治安,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等方面的需要。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本質得到充分體現。以2010年為例,全國財政收入達到83101.51億元;全國財政支出89874.16億元,比上年增加13574.23億元,增長17.8%。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更加關注公共服務建設、關注基層、關注民生、關注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財政支出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重點支持了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對“三農”的投入力度。教育支出達到12550.02億元,比上年增加2112.48億元,增長20.2%;醫療衛生支出4804.18億元,比上年增加809.99億元,增長20.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130.62億元,比上年增加1523.94億元,增長20.0%;住房保障支出2376.88億元,比上年增加573.48億元,增長31.8%;“三農”支出24213.4億元,比上年增加4170.8億元,增長20.8%(以上數據來自《2010年全國財政支出決算表》,財政部2011年7月20日發布)。
整個“十一五”時期,全國財政用于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文化體育等方面的支出累計分別達到44500億元、14900億元、33300億元和5600億元,分別比“十五”時期增長1.6倍、2.6倍、1.3倍和1.4倍;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累計達到29624億元,年均增長23.6%;此外,中央累計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補助資金高達1336億元。
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的不斷傾斜收到顯著成效。在教育方面,全面實行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從2006年起,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目前全國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約1.3億中小學生,都實現了免費教育。從2008年起,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目前全國共有2900多萬學生受益。同時,將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國家資助政策體系,高校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
在醫療衛生方面,逐步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2010年,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到60%以上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年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2006年的40元提高到2010年的120元。
在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社會保障制度的覆蓋面明顯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范圍擴大到23%左右的縣。支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穩中有升。
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支持廉租房、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少數民族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設,切實解決城鄉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十一五”期間,通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解決了1500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中國是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較突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按照黨的十七大戰略部署,在稅收制度設計和稅收工作中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社會經濟發展、統籌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正確處理經濟和稅收、需要與可能的關系,合理確定稅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充分發揮稅收籌集資金、調控經濟、調節分配的職能作用,增強政府提供公務服務的能力,努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養老保險補交要多少錢? 調入時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2(月)×(30%+超齡年限×1%)×超齡年限。 超齡年限=調入時實際年齡-要求年齡。(超齡年限中的月份數,6個月以下的按半年計算,7個月以上的按一年計算) 通常情況下由公司繳納養老保險,可有些人也是因為沒有單位需要個人繳納養老保險。
如何補交養老保險? 如果養老保險停繳了,是可以補繳的,但是會承擔相應的滯納金。如果是單位未交,可以要求單位補繳。單位一般不會單獨為你一個人去辦,基本上會等其他人一起辦理。建議你如果單位如果以各種理由拖著不為你辦理的話,最好還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到勞動局投訴,或者是咨詢律師看是否需要打官司。如果你的養老保險累計到了15年,也可以不交了,具體如何還需要您自己進行衡量。如果是個人補繳養老保險的話,建議具體咨詢當地社保局,對于超過年齡的參保人員,各地都有相關的規則,具體規則各
醫保電子憑證無法生成二維碼怎么回事? 【1】參保人所在地尚未開通醫保電子憑證,需要等待開通之后才可使用。 【2】參保人所在地已經開通了醫保電子憑證,但參保信息尚未同步到國家醫保局。一般來說,當月參保的新人員,需要等待三個月后重新解綁并激活之后,才可以使用。 【3】國家醫保服務平臺軟件正在維修,或者網絡存在延遲、卡頓等情況造成無法生成二維碼。這種情況下,參保人可卸載軟件重新下載或者是更換網絡試一試。以下是激活醫保電子憑證的具體流程: 參保人可下載國家醫保服務平
微信查醫保繳納情況具體流程: 1、打開手機,找到微信軟件,并登陸。登錄成功后,在“我”的頁面下找到“支付”按鈕,點擊進入支付頁面; 2、在支付頁面下,找到“城市服務”,點擊它,進入“城市服務”頁面; 3、輸入身份證號碼以及查詢密碼,初始查詢密碼為卡號后6位; 4、進入社保查詢頁面后,就可以查看到社保。在社保查詢中,可以點擊“我的養老”和“我的醫保”查詢養老
重慶醫保個人賬戶劃入標準2023年 一般情況下,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的醫保個人賬戶的劃入標準是不一樣的。具體情況如下: 【1】在職職工:重慶在職職工的醫保是按照個人醫保繳費基數的2%劃入個人賬戶。通俗來將就是醫保個人繳費金額的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企業醫保繳費部分不再計入個人賬戶,全部納入統籌基金。 【2】退休人員:以當年統籌地區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為劃賬基數,劃賬比例為2%。 不管是在職職工還是退休人員,重慶醫保個人賬戶的劃入金額相比于之前來說是減少了的。就在職職工來說
長沙社保卡有什么作用? (1)作為電子身份憑證 持卡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參保登記、工傷認定、職業培訓、技能鑒定等人社業務,享受各項就業服務、社保服務、人才服務。 (2)作為電子信息記錄載體 記錄個人基本信息與人保關鍵業務信息,形成電子證件副本,視同證件使用。 (3)作為業務系統電子鑰匙 通過自助服務終端或其他服務渠道登錄后臺系統,自助查詢個人權益信息及辦理相關業務。 (4)作為費用結算電子驗證 實現本地和跨地的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費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