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安政策解讀 >

    《西安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印發

    時間:2018-12-23 來源:西安 點擊次數:7420

      記者近日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已經正式印發,我市將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確保2018年底西安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于90%,并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實現長治久清,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大目標

      近中遠目標結合強化治理

      《方案》明確了近期目標,到2018年底,西安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于90%。中期目標為通過雨污分流、市政管網建設和污水處理能力提升措施等,到2020年基本消除建成區內黑臭水體。遠期目標為通過景觀提升和水系聯通工程,實現八水繞長安的盛景,實現長治久清,還市民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

      為達到目標,我市將加快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在控源截污方面,將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提質增效”。推動城市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以及老舊污水管網改造和破損修復。全面推進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科學實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設。所截生活污水盡可能納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統一處理達標排放。城市建成區內未接入污水管網的新建小區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新建城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要與城市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根據城市發展需要,修訂并完善城市供排水總體規劃和布局。針對公式河、浐灞河、幸福河、漕運河等市級19個河(湖)沿線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2018年完成污水處理廠新擴建方案并報市政府審定,2019年底前建成投運。關于第三污水處理廠能力不足問題,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2019年底前在浐河西岸建成污水處理廠并投運。對于近期難以覆蓋的地區可因地制宜建設分散應急處理設施,確保2018年現有和新排查出的黑臭水體范圍內的污水得到全部處理,以解決局部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問題。按照《西安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化提標改造和加蓋除臭三年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的要求,對第一、第二、第三污水處理廠等現有污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和加蓋除臭。

      控源截污

      城市新區建設均實行雨污分流

      此外,針對控源截污,我市還將深入開展入河湖排污口整治。研究制定排污口管理相關文件,對入河湖排污口進行統一編碼和管理。組織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沿岸排污口排查,摸清底數,明確責任主體,逐一登記建檔。通過取締一批、清理一批、規范一批入河湖排污口,不斷加大整治力度。

      削減合流制溢流污染,全面推進建筑小區、企事業單位內部和市政雨污水管道混錯接改造。城市新區建設均實行雨污分流,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暫不具備條件的地區可通過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管道截流、調蓄等措施降低溢流頻次,采取快速凈化措施對合流制溢流污染進行處理后排放,逐步降低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

      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控制,城市建成區排放污水的工業企業應依法持有排污許可證,并嚴格按證排污。對超標或超總量的排污單位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排入環境的工業污水要符合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有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的,應依法依規執行。新建冶金、電鍍、化工、印染、原料藥制造等工業企業排放的含重金屬或難以生化降解廢水以及有關工業企業排放的高鹽廢水,不得接入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組織評估現有接入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工業廢水對設施出水的影響,導致出水不能穩定達標的要限期退出。工業園區應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穩定達標運行,對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應收盡收,禁止偷排漏排行為,入園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預處理,達到工藝要求后,接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處理。

      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改善城市水體來水水質,嚴禁城鎮垃圾和工業污染向農業農村轉移,避免對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產生負面影響。加強畜禽養殖環境管理,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應當持有排污許可證,并嚴格按證排污。總結推廣適用不同地區的農村污水治理模式,加強技術支撐和指導,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積極完善農村垃圾收集轉運體系,防止垃圾直接入河或在水體邊隨意堆放。

      內源治理

      年底前全面劃定城市藍線及河湖管理范圍

      《方案》明確,我市將科學實施清淤疏浚。在綜合調查評估城市黑臭水體水質和底泥狀況的基礎上,合理制定并實施清淤疏浚方案,既要保證清除底泥中沉積的污染物,又要為沉水植物、水生動物等提供休憩空間。要在清淤底泥污染調查評估的基礎上,妥善對其進行處理處置,嚴禁沿岸隨意堆放或作為水體治理工程回填材料,其中屬于危險廢物的,須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處置。

      加強水體及其岸線的垃圾治理。2018年年底前,全面劃定城市藍線及河湖管理范圍,整治范圍內的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并對清理出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置,降低雨季污染物沖刷入河量。規范垃圾轉運站管理,防止垃圾滲濾液直排入河。及時對水體內垃圾和漂浮物進行清撈并妥善處理處置,嚴禁將其作為水體治理工程回填材料。建立健全垃圾收集(打撈)轉運體系,將符合規定的河(湖、庫)岸垃圾清理和水面垃圾打撈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建立相關工作臺賬。

      生態修復

      為城市內澇防治提供蓄水空間

      加強水體生態修復,強化沿河湖園林綠化建設,營造岸綠景美的生態景觀。在滿足城市排洪和排澇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對河湖岸線進行生態化改造,減少對城市自然河道的渠底硬化,營造生物生存環境,恢復和增強河湖水系的自凈功能,為城市內澇防治提供蓄水空間。

      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對城市建成區雨水排放口收水范圍內的建筑小區、道路、廣場等運用海綿城市理念,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方式進行改造建設。

      在活水保質方面,恢復生態流量,合理調配水資源,加強流域生態流量的統籌管理,逐步恢復水體生態基流。嚴控以恢復水動力為理由的各類調水沖污行為,防止河湖水通過雨水排放口倒灌進入城市排水系統。

      并推進再生水、雨水用于生態補水,鼓勵將城市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分散污水處理設施尾水以及經收集和處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態補水。推進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

      長效機制

      逐步建立周期性管網管理機制

      我市將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強巡河管理。有條件的地區可建立監控設施,對河道進行全天候監管。全面拆除沿河湖違章建筑,從源頭控制污染物進入水體。嚴格執行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制度,嚴禁洗車污水、餐飲泔水、施工泥漿水等通過雨水口進入管網后直排入河。

      加快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對固定污染源實施全過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按行業、地區、時限核發排污許可證,全面落實企業治污責任,加強證后監管和處罰。強化城市建成區內排污單位污水排放管理,特別是城市黑臭水體沿岸工業生產、餐飲、洗車、洗滌等單位的管理,嚴厲打擊偷排漏排。對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或不達標排放導致水體黑臭的相關單位和工業集聚區嚴格執法,嚴肅問責。2018年底前,西安市城市建成區全面實現污水處理廠持證排污,并強化證后監管。

      落實河湖日常管理和各類治污設施維護的單位、經費、制度和責任人,明確績效考核指標,加大考核力度,嚴格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監管,切實保障穩定運行。建立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落實管網、泵站、污水處理廠等污水收集管網相關設施的運營維護管理隊伍,逐步建立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管網長效管理機制,鼓勵在明晰責權和費用分擔機制的基礎上將排水管網管理延伸到建筑小區內部。推進城市排水企業實施“廠—網—河湖”一體化運營管理機制。

      監督檢查

      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

      根據《方案》,我市將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按照排查、交辦、專項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開展市級督查專項行動。在國家每年開展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前,開展城市黑臭水體專項督查。對于國家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督查組和我市自查發現的6處(4+2)黑臭水體,確保2018年12月20日前整改到位;對于排查整治組2018年新排查的黑臭水體,確保2018年年底前整治到位。

      定期開展水質監測,并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情況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對在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中責任不落實、推諉扯皮、沒有完成工作任務的,依紀依法嚴格問責、終身追責。

      并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支持黑臭水體治理,結合地方實際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堅持資金投入同攻堅任務相匹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嚴格前期決策論證和建設基本程序的同時,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報建審批提供綠色通道。將從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運行維護的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納入信用管理,建立失信守信黑紅名單制度并定期向社會公布。此外,還將強化科技支撐、鼓勵公眾參與,形成全民參與治理的氛圍。(信息來源:西安日報)

    ?

    注冊公司

    建筑資質

    西安工商局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