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1月28日,開出首趟西安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貨運班列以來,中歐班列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2018年以來,更是呈現快速增長。目前,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已突破1000列,居全國中歐班列第一陣營。特別是作為衡量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指標,其重載率更是達到驚人的99.9%。借助“中歐班列”的開行,國家稅務總局西安市稅務局積極落實國家一系列“穩外貿”政策,讓越來越多的出口企業得到實惠。
“我們使用的集裝箱成本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境外供應商為我們提供的集裝箱,產生了一些集裝箱使用和堆存的費用,在對外支付時涉及到是否代扣代繳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問題。”剛開始,西安國際陸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博爾對這個涉稅風險點非常擔心。
據了解,該公司是一家負責中歐班列運營的國際貨運代理平臺。今年以來,國際運輸業務的“井噴式”增長,使企業與大量境外公司發生貿易往來,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稅收風險。這幾天,該公司正在跟芬蘭的一家集裝箱供應商洽談合作。
邵博爾口中所說的涉稅風險,是指境內企業因為貨物或者服務貿易,需要向境外的單位或個人支付款項時,是否應承擔相關稅款的源泉扣繳義務。像多式聯運公司一樣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去”的企業,遭遇境外稅收問題困擾的不在少數。為此,西安市稅務局按照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標準,建立“走出去”納稅人風險指標及模型,編印《“走出去”企業稅收服務指南》《國際稅收納稅服務規范》《“走出去”企業稅收管理服務手冊》《“走出去”稅收指引》等,總結“走出去”企業涉稅問題,提供風險提醒。同時,緊盯企業發展需求,定期組織業務骨干上門開展稅收政策宣講,一對一開展稅收政策輔導,幫助企業落實優惠政策,有效規避風險,減輕稅負。
“經過稅務部門上門指導,我們對運輸境內、境外進行分段,集裝箱在境外產生的堆存費不用代扣代繳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讓我們節省了大量的費用,降低了物流成本,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企業通過‘長安號’把貨物運輸到中亞、中歐等‘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邵博爾笑著說道。
該公司的主管稅務機關西安國際港務區稅務局副局長吳宏表示,“我局轄區內有12000多戶企業,其中80%都是貿易企業,所以我們要在政策的落實方面下大功夫,保證企業能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政策,都要讓他們知道、享受到。”
除了幫助企業補上境外稅收法律法規的“短板”,西安稅務部門還優化管理流程,編制了“走出去”企業“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最大限度提高辦稅效率,幫助企業輕裝上陣,獲得更好發展。充分發揮“互聯網+稅務”作用,全面推行出口退稅“無紙化”服務,簡化退稅流程,加快退稅進度。企業只需提交相關電子數據,就可以輕松完成出口退稅申報,一般情況下,企業10個工作日之內就能拿到退稅款。
特納斯(西安)機械有限公司位于西安高新區,是一家精密機床制造企業,該企業80%以上的訂單都是搭載中歐班列發往瑞士的。今年5月,國家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到16%,僅僅一個百分點,經粗略計算,企業每年節約的稅收成本近50萬元。“今年1到10月,我們出口額大概在3300萬左右,出口退稅額430萬左右,而且退稅時間也比以前減少了很多。”該公司財務經理常恒介紹到。
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西安已備案出口退免稅企業3148戶,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40.63億元,同比增長12.14億元,切實支持了出口企業發展。(來源:西安市稅務局)